[实用新型]一种立柱式草莓种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3948.X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5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邵卫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宇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杨岭 |
地址: | 618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柱 草莓 种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草莓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立柱式草莓种植装置,针对现有的草莓种植过程中观察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转动槽,第一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槽内,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槽外,两个第一转动杆延伸至第一转动槽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两个转轮之间固定套接有皮带,皮带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转动板。本实用新型将培养板转动安装在皮带上,使得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只需要转动摇把即可,避免了进行弯腰,而对身体造成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莓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柱式草莓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草莓种植时需要提前培育幼苗,等幼苗长到一定的大小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后,再将幼苗大面积进行种植,而当前的种植架的种植槽普遍是固定式的,不仅不便于后期取下幼苗下地栽种,而且空间利用率低。
现有的大多数草莓种植都是从高到低,在需要进行观察的时候,导致种植工人需要经常弯腰,对身体健康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立柱式草莓种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柱式草莓种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转动槽,第一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槽内,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槽外,两个第一转动杆延伸至第一转动槽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两个转轮之间固定套接有皮带,皮带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转动板,两个转动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培养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摇把,且摇把呈Z型结构,摇把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槽内,摇把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杆外,摇把延伸至第一转动槽内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槽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第一转动杆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内,限位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杆外。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延伸至固定杆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短杆,短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转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的一端,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与培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培养板的顶部开设有培养槽,培养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立柱式草莓种植装置,当需要进行观察的时候,首先拉动限位杆,限位杆脱离限位槽,然后转动摇把,摇把带动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带动转轮,转轮带动皮带,皮带带动转动板,转动板带动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带动培养板,从而达到快速观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将培养板转动安装在皮带上,使得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只需要转动摇把即可,避免了进行弯腰,而对身体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柱式草莓种植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柱式草莓种植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柱式草莓种植装置的培养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柱式草莓种植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柱式草莓种植装置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宇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宇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39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