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瞭望灯带亮灭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4101.3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7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牛玉涛;杨克知;王骜;闫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玉涛 |
主分类号: | H05B45/30 | 分类号: | H05B45/30;H05B45/50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2 | 代理人: | 高丽华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瞭望 灯带亮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瞭望灯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动控制瞭望灯带亮灭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微控制单元、开关门检测模块、列车位置检测传感器和瞭望灯带控制电路,开关门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开关门信号传递给微控制单元;列车位置检测传感器与微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用于将列车位置信号传递给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控制输出端信号线通过一个开关元件控制瞭望灯带接通与断开用于控制瞭望灯带的亮灭;通过该装置可实现列车进站时瞭望灯带亮起,列车出站后瞭望灯带自动熄灭。能够降低灯带亮起时间,解决瞭望灯带常亮对LED使用寿命的影响,降低灯带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瞭望灯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瞭望灯带亮灭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站台门是一项集建筑、机械、材料、电子和信息等学科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使用于地铁站台。站台门将站台和列车运行区域隔开,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其与列车门同步开关,保障了列车、乘客进出站时的安全。为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列车与站台门之间留有130mm左右的间隙,如果有乘客或其他物体夹在此间隙中时,将危及乘客生命并对列车的安全运营产生严重影响。为此,通常在站台门端门立柱上或其附近布置有瞭望灯带,站台门和列车门关闭后,列车司机 (位于车头位置)通过瞭望位于列车尾部的灯带来观察有无障碍,如观测到的灯带有一段或者几段或者全部被遮挡,则认为列车与站台门之间有乘客被夹或是存在异物,司机会通知站台门工作人员来核查解救;如观测到的灯带清晰完整,则认为列车与站台门之间没有障碍,可以安全发车。
由于LED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现有站台门系统使用的瞭望灯带均采用LED作为光源,其理论寿命达5-10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设备运行一年左右便会开始出现瞭望灯带损坏的情况,瞭望灯带一旦故障将直接影响司机观察现场情况。根据对现场瞭望灯带实际运行情况分析,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瞭望灯带处于全天候工作状态,此时LED温度会逐步上升,较高的温度会影响LED的发光效率并且其寿命也会明显缩短;另一方面,半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滑落的电阻会带来较大的电流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会加速破坏包含有LED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瞭望灯带由于全天候工作导致故障率高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站台门系统瞭望灯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瞭望灯带亮灭的装置,包括微控制单元、开关门检测模块、列车位置检测传感器和瞭望灯带控制电路,开关门检测模块并联在各个滑动门门头上,所述开关门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开关门信号传递给微控制单元;所述列车位置检测传感器与微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用于将列车位置信号传递给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控制输出端信号线通过一个开关元件控制瞭望灯带接通与断开用于控制瞭望灯带的亮灭;正常情况下,瞭望灯带状态受列车位置检测传感器控制,当列车位置检测传感器故障或非运营时间时,瞭望灯带状态受开关门信号控制。
上述的自动控制瞭望灯带亮灭的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和延时电路,所述电源模块与微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用于对整个控制装置进行供电;所述延时电路与微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用于延迟控制瞭望灯带熄灭。
上述的自动控制瞭望灯带亮灭的装置,微控制单元控制输出端信号线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串联继电器J1线圈后与直流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瞭望灯带通过继电器J1的常闭端与瞭望灯带电源进行连接。
上述的自动控制瞭望灯带亮灭的装置,瞭望灯带控制装置与门控单元组并联连接后与开门继电器连接,开门继电器型号与门控单元内部开门继电器型号一致,保证信号检测的稳定性。
上述的自动控制瞭望灯带亮灭的装置,还包括安全回路,安全回路通过安全回路信号接线与瞭望灯带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对瞭望灯带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玉涛,未经牛玉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4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