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头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4604.0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7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韩璧丞;田相瑞;孙文;周建吾;黄柏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V21/08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头环,该智能头环包括头环内壳和头环外壳,所述头环外壳中设置有控制电路板、两个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LED灯、位于两所述LED灯之间的导光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柱上方的透灯,所述导光柱包括导光柱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导光柱本体左右两侧的锯齿部,所述锯齿部与所述LED灯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智能头环,其通过在导光柱的左右两侧设置锯齿部,减少光线直射,增加反射面,以对两LED灯发出的光进行扩散,从而提高光线利用率与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脑波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头环。
背景技术
脑电波是一种使用电生理指标记录大脑活动的方法,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它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
智能头环则是通过捕捉脑电波信号,以实现对于其他智能设备的控制,譬如智能家居设备,其还可用于帮助学生等人群提高注意力。智能头环主要包括有头环内壳、头环外壳、控制电路板和脑波电极,脑波电极用于捕捉穿戴该智能头环用户的脑电波信号。
众所周知,智能头环还包括LED灯和导光柱,导光柱是利用其折射率比空气大,容易形成全反射的原理,将大部分的光线导向容易配光的位置,以达到提高中心光强、聚光的效果。然而,部分LED灯发出的光线是直射在其表面上的,而由于现有的导光柱为平面设计,其各个表面较为平整,导致该部分光线容易被导光柱从发光位置反射出,存在LED光线利用率低以及散光不均匀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头环,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头环存在LED光线利用率低以及散光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头环,该智能头环包括头环内壳和头环外壳,所述头环外壳中设置有控制电路板、两个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LED灯、位于两所述LED灯之间的导光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柱上方的透灯,所述导光柱包括导光柱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导光柱本体左右两侧的锯齿部,所述锯齿部与所述LED灯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光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柱本体底部的球形凸包。
优选地,所述导光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柱本体前后两侧的定位凸台。
优选地,所述头环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左支撑段、中间支撑段和右支撑段,所述左支撑段、中间支撑段和右支撑段之间为可拆连接。
优选地,所述头环内壳包括两连接部和设置在两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抵接部,两所述连接部分别对应于所述头环外壳的两端部设置,两所述连接部、所述抵接部和所述环形外框相互围合形成可挤压变形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头环内壳的两端部上设置有扎紧孔,所述扎紧孔通过扎紧带上的扎紧扣将所述扎紧带与所述头环内壳连接。
优选地,所述头环外壳内还设置有泡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智能头环,其通过在导光柱的左右两侧设置锯齿部,减少光线直射,增加反射面,以对两LED灯发出的光进行扩散,从而提高光线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头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头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头环的导光柱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头环的导光柱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4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三相电路的防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