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头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4650.0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0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韩璧丞;王浩旋;孙文;罗培彬;田相瑞;程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4 | 分类号: | F16M1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头环,该智能头环包括环形框和绑带,所述环形框为半闭合式且具有两可相对张合的自由端,所述绑带设置在两所述自由端之间,所述绑带的相对两端均与所述环形框连接,且至少其中一端与所述环形框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头环通过所设绑带衔接环形框两端,其佩戴至人体头部不易滑落,佩戴稳固性得以提高,从而可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头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智能穿戴设备在医疗保健、社交网络、导航等众多领域开发应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目前市场上所流行的穿戴设备主要包括智能头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其中,智能头环因其所具备的脑电监测、血压监测、体温监测等众多功能,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现有的智能头环一般采用半闭合式的环状结构设计,其主体为环形框架,环形框架的两自由端可相对张合以扩缩佩戴空间,从而适应不同头部的形状和大小,实现智能头环在人体头部的佩戴。然而,当用户佩戴上述结构的智能头环,在进入到跑步等应用场景时,智能头环较为容易滑落,佩戴稳固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头环,旨在解决目前的智能头环佩戴稳固性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头环,该智能头环包括环形框和绑带,所述环形框为半闭合式且具有两可相对张合的自由端,所述绑带设置在两所述自由端之间,所述绑带的相对两端均与所述环形框连接,且至少其中一端与所述环形框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环形框的自由端沿其框体方向依次设有若干个卡孔,所述绑带上设有用于插装至若干个卡孔其中之一内以形成所述可拆卸连接的卡柱。
优选地,所述卡孔为沉孔,所述卡柱伸出所述卡孔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沉孔卡持配合的卡持部。
优选地,所述卡孔位于所述环形框的内侧壁,所述卡柱位于所述绑带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环形框包括外框和位于所述外框中的内框,所述外框和内框的对应端部之间连接以形成所述自由端,所述卡孔位于所述内框的内侧壁。
优选地,所述内框的内侧壁上设有沿其框体方向布置的条纹。
优选地,所述绑带的相对两端均与所述环形框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智能头环由半闭合式的环形框和绑带组成,环形框的两自由端可相对张合以适应不同头部的形状和大小,绑带的相对两端与环形框的两自由端对应连接,但绑带的至少其中一端与环形框可拆卸连接,即可拆装,以配合环形框实现智能头环在人体头部的佩戴;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头环通过所设绑带衔接环形框两端,其佩戴至人体头部不易滑落,佩戴稳固性得以提高,同时佩戴舒适性得以保障,从而可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智能头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头环,参照图1,该智能头环包括环形框100和绑带200,环形框100为半闭合式且具有两可相对张合的自由端,绑带200设置在两自由端之间,绑带200的相对两端均与环形框100连接,且至少其中一端与环形框100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4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仓储防护装置
- 下一篇:智能头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