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风模块的风路结构及衣物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4870.3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0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李宁宁;朱博;刘军;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8/20 | 分类号: | D06F58/20;D06F58/04;D06F5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孔凡玲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办事处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结构 衣物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风模块的风路结构,用在衣物烘干装置的出风模块上,包括:若干第一翅片,至少两个第一翅片均为弧形第一翅片,相邻弧形第一翅片之间形成弧形风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出风模块的风路结构,衣物烘干装置内的高温高湿的空气经风路结构冷却降温,变成低温低湿的空气排出装置外,风路结构中第一翅片的弧形设计增加的风道的长度,增大了气体的流通面积,使风路的布局更加合理,提高了对衣物烘干装置内的高温高湿的气体的冷却效率;同时保证了外界空气的温湿度,确保经新风风道进入内筒的空气质量,减少异味、提高控制质量,达到高效烘干。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衣物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衣物护理的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风模块的风路结构及衣物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衣物烘干装置,如烘干机、洗烘一体机,主要采用冷凝式循环烘干,其原理一般是,通过加热器将空气加热,并进入烘干筒,衣物在热空气作用下,衣物上的水蒸发与空气形成湿热空气,之后湿热空气进入冷凝器中,湿热空气在冷凝器中经过冷却介质的作用后凝结成冷凝水和干燥气体,干燥气体再进过加热器加热后进入筒体,如此循环后达到烘干衣物的目的,但其空气循环使用,存在异味大、温度高、冷凝用水量大等问题,并且循环温度高,对衣物造成损伤;所以需要对现有的衣物烘干装置进行优化,采用直排方式。
现有技术的直排方式从外界引入新风,烘干后直接排出烘干机。直排烘干方法一方面对于能源的消耗大,特别是在外界温度低的时,不利于节约;另一方面,烘干后的气体多为高温高湿的气体,将烘干后的高温高湿的气体直接从内筒内排出到室内,会造成室内空气的湿度和温度过高,而室内过高温湿度的空气再经新风风道进入内筒,造成空气质量无法长效保证,易造成衣物烘干的损伤和污染。所以需对现有直排方式中的装置进行优化,以减少异味或异物、提高控制质量,达到高效烘干。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模块的风路结构及衣物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风模块的风路结构,用在衣物烘干装置的出风模块上,包括:若干第一翅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翅片均为弧形第一翅片,相邻所述弧形第一翅片之间形成弧形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翅片固定于出风模块中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设有排水口。
进一步地,若干第一翅片,每个所述第一翅片均为弧形,相邻所述第一翅片之间形成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翅片固定于出风模块中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设有排水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为导热板沿背离风路结构的方向延伸,且位于排水口的边沿。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一翅片的尺寸不相同。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一翅片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一翅片的弧度均相同,所述弧度为10度至90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翅片包括根部及端部,所述根部固定于出风模块中的导热板,所述端部抵触所述出风模块的下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根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端部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翅片的内弧朝向出风模块的进风口。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衣物烘干装置,箱体,构成装置的基本外部结构;设置于箱体内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用于容纳烘干衣物;所述内筒连通排风风道,以将内筒内的湿热空气经处理后排出箱体;所述排风风道上设置有出风模块,所述出风模块的风路机构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出风模块的风路结构;其中,所述内筒内的湿热空气进入所述出风模块变成低温低热的空气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衣物烘干装置为烘干机或洗干一体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4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