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透湿的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6033.4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6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亮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14;A41D3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赵世发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西***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透湿 口罩 | ||
1.一种高透湿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主体,所述口罩主体包括依次叠层结合的第一表层、第一中间层和第一贴肤层,所述第一表层和第一贴肤层均包括透湿透气的氨纶涤纶复合布,所述第一中间层包括至少一层透湿不透气的聚醚多元醇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透湿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涤纶复合布的密度为72针,纤度为50D,克重为30-300g/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透湿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的厚度为0.1-2mm,所述第一表层的透气度为20-200pa、透湿度为10000-500000g/m² 24hrs;所述第一贴肤层的厚度为0.1-2mm、透气度为20-200pa、透湿度为10000-500000g/m² 24hr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透湿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膜具有多个由高密度细针沿其厚度方向轧制形成的孔,所述口罩主体的压差为1715-2544pa,所述聚醚多元醇膜上孔的分布密度为1000-100000个/m2,所述聚醚多元醇膜上孔的孔径为0.01-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透湿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整体具有多个由高密度细针沿其厚度方向轧制形成的孔,所述口罩主体的压差为1582-1778pa,所述口罩主体上孔的分布密度为1000-100000个/m2,所述口罩主体上孔的孔径为0.01-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透湿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厚度为0.01-0.1mm、透湿度为5000-30000g/m² 24hr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透湿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整体是透湿不透气的,所述口罩主体整体的透湿度为5000-30000g/m² 24hr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透湿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湿透气的面部结合体,所述面部结合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口罩主体靠近人体面部的一侧,所述面部结合体上开设有与人体口鼻部位相适配的开口,至少所述面部结合体的局部还能够覆盖人体面部且与人体面部无间隙的贴合,在所述口罩被使用时,所述面部结合体与口罩主体之间围合形成一换气空间,
其中,所述口罩主体能够对从外部环境输往所述换气空间的气流产生第一阻力,所述面部结合体能够对从所述换气空间输往外部环境的气流产生第二阻力,且所述第二阻力小于所述第一阻力,从而在口罩主体和面部结合体之间形成能够驱使气体于换气空间和外部循环流动的微压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高透湿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结合体为主要由第二贴面层、第二中间层和第二表层依次叠层结合而构成的薄片,所述第二贴面层和第二表层均为纺粘无纺布,所述第二中间层包括熔喷无纺布,其中,所述面部结合体的压差为10-350pa。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高透湿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口罩主体连接的耳带和设置在所述口罩主体内的鼻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亮,未经周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60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