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竖直隔板的气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7013.9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7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章立标;韩伟达;金成召;唐进军;经武辉;梁书成;孙春霞;严冬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绍兴上虞诚知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4 | 代理人: | 刘鸿西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直 隔板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竖直隔板的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设于所述筒体上的进气管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设于所述筒体顶部两侧,所述筒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之间,所述隔板竖直设置,所述筒体内设有排液机构;绝大部分液体制冷剂被分离下来后积聚在竖直隔板进气管侧后,由于排液机构口径相对较小,排液速度较慢,故出气管侧的液体制冷剂量较少,液面较低,因此,不会有过量液体制冷剂被出气管带离气液分离器而进入压缩机,从而避免了风冷热泵进入除霜模式或退出除霜模式时压缩机的带湿运行和抛油现象,提高了风冷热泵机组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竖直隔板的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风冷热泵机组运行过程中,当制冷剂充注量过大、膨胀阀规格过大或过热度设置值过低,尤其进入除霜模式或退出除霜模式四通阀切换时,液体制冷剂将不可避免进入压缩机。
当液体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时,轴承和转子上的润滑油将被稀释,导致油膜破坏和润滑失效,轴承和转子磨损加快,引起压缩机严重故障;同时,由于排气温度的降低,压缩机油分效率下降后还有抛油风险,大量润滑油将被带离压缩机。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一般在蒸发器和压缩机吸气口之间增设气液分离器,用于分离出即将进入压缩机的液体制冷剂。
传统气液分离器结构较简单,一般为重力沉降式,利用气体和液体密度不同,两者一起流动时,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将产生一个向下的速度,气体仍朝着原先的方向运动,从而出现气液分离。当风冷热泵进入除霜或退出除霜模式四通阀切换时,空调水侧换热器或翅片换热器内的大量液体制冷剂在极短时间内集中进入气液分离器,引起气液分离器液面升高,同时,由于此后系统的吸气压力又将迅速下降,故液体制冷剂将在气液分离器内起泡而导致大量泡沫化的制冷剂液体流入出气管最终进入压缩机,引起压缩机带湿运行,破坏压缩机的润滑并引起压缩机抛油,从而导致压缩机缺油并降低压缩机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竖直隔板的气液分离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竖直隔板的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设于所述筒体上的进气管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设于所述筒体顶部两侧,所述筒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之间,所述隔板竖直设置,所述筒体内设有排液机构;绝大部分液体制冷剂被分离下来后积聚在竖直隔板进气管侧后,由于排液机构口径相对较小,排液速度较慢,故出气管侧的液体制冷剂量较少,液面较低,因此,不会有过量液体制冷剂被出气管带离气液分离器而进入压缩机,从而避免了风冷热泵进入除霜模式或退出除霜模式时压缩机的带湿运行和抛油现象,提高了风冷热泵机组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两端分别设有侧板,所述进气管底部设有导管,所述导管朝向其中一块侧板设置;当风冷热泵进入除霜模式或退出除霜模式时,空调水侧换热器或翅片换热器内的大量气液混合制冷剂在极短时间内集中进入气液分离器后,从进气管进入到导管内后,制冷剂撞击在侧盖上,使一部分液体制冷剂碰撞侧盖后滑至筒体底部,之后随着混合制冷剂的流动,流速的降低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气液混合制冷剂中的剩余液体制冷剂将逐渐分离下来沉积到筒体的底部,以完成制冷剂的气液分离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与所述进气管相垂直设置;导管对进气管内的制冷剂起导向作用,使进入到筒体内的制冷剂直接撞击在侧板上,对制冷剂做初步的气液分离操作,提升制冷剂的气液分离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排液结构为设于所述隔板底部的排液孔;排液孔设置以平衡竖直隔板两侧的液面,液体制冷剂可以一定速度从竖直隔板的进气管侧流向出气管侧,对筒体底部的制冷剂分布做控制,不会有过量液体制冷剂被出气管带离气液分离器而进入压缩机,从而避免了风冷热泵进入除霜模式或退出除霜模式时压缩机的带湿运行和抛油现象,提高了风冷热泵机组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7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纺布袋的加工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防护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