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组在线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7522.1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1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铭凯;张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能恒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2 | 分类号: | G01R31/3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中华南大街与农***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在线 测试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组在线测试设备,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蓄电池组测试装置和主板,所述蓄电池组测试装置和主板均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所述主板内设置有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转换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存储模块以及MCU;所述壳体后方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能够接收和发送信号的信号天线,所述信号天线通过数据线与主板相连接;所述壳体内位于蓄电池组测试装置和主板上对称平行设置有两个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端部贯通壳体前后两端固定安装在壳体前后两端的侧壁上,所述壳体内部设置的通风管道的底部抵接安装在蓄电池组测试装置和主板上方;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护主板和蓄电池组测试装置内部的电子元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设备,具体是一种蓄电池组在线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通信行业现有无线基站电源后备蓄电池维护管理,因无线基站数量多规模大、维护工作劳动强度高、成本高、风险大、维护工作任务繁重,以及浪费能源问题,致使大部分的电池容量放电测试维护工作未能落实到位,导致对无线通信基站后备蓄电池组的实际容量不了解,应急保障供电时长不清楚,常因市电中断不能有效地进行应急发电调度管理,往往导致无线基站通信中断事故的发生, 蓄电池被提前报废,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通信行业电源维护管理工作者和具体维护工作人员。
现在为实现无线通信基站电源后备蓄电池组全在线无人值守智能化监控管理,由远程监控自动完成在线蓄电池充放电的容量测试,及时掌控现网所有在线电池组容量及保障供电时长的数据,降低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维护成本开支、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和整体维护工作效率,提升网络安全运营的综合维护管理水平,采取科学有效的维护管理技术,延长蓄电池组使用寿命,实现全网在线蓄电池组充放电容量自动检测及系统自动维护管理。
在实现全网在线蓄电池组充放电容量自动检测时需要使用到蓄电池组在线测试设备,在进行远程监控自动完成在线蓄电池充放电的容量测试时测试设备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类需要经常工作的测试设备会因长时间承受蓄电池充放电工作和信号交换导致设备内部温度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进行散热,蓄电池组在线测试设备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会烧坏其内部电路中重要的电子元器件,从而使整个蓄电池组在线测试设备报废损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为此,发明人综合各类因素提出了一种蓄电池组在线测试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组在线测试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电池组在线测试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蓄电池组测试装置和主板,所述蓄电池组测试装置和主板均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所述主板内设置有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转换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存储模块以及MCU;
所述壳体后方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壳体后方,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能够接收和发送信号的信号天线,所述信号天线通过数据线与主板相连接;所述壳体内位于蓄电池组测试装置和主板上对称平行设置有两个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端部贯通壳体前后两端固定安装在壳体前后两端的侧壁上,所述壳体内部设置的通风管道的底部抵接安装在蓄电池组测试装置和主板上方。
工作时:当蓄电池组在线测试设备开始工作时,测试设备壳体内设置的主板能够通过信号天线接收远程工作指令,还能够将蓄电池组测试装置测试完成的蓄电池组数据转换成电信号通过信号天线发送出去,实现了远程数据交换以及远程控制测试设备的功能;在测试设备工作时,其内部的主板和蓄电池组测试装置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抵接安装在主板上方的通风管道,将主板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导入通风管道中,由于通风管道两端贯通壳体前后两端,这样就会使得冷风从通风管道两端循环穿过,将通风管道内的热量导出,从而降低通风管道内的温度,进而降低主板和蓄电池组测试装置的工作温度,能够有效保护主板和蓄电池组测试装置内部的电子元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能恒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能恒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7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