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边导电整网直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7628.1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7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景如源电镀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20 | 分类号: | C25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王文彬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边 导电 整网直 滚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边导电整网直滚筒。涉及一种电镀用滚筒,尤其涉及对整网直滚筒的改进。提供了一种双边供电、电流分布更加均匀的双边导电整网直滚筒。包括筒身和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第一外阴极、第二外阴极和内阴极组件,所述内阴极组件固定在所述筒身内,所述第一外阴极插接固定在所述内阴极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外阴极固定在所述内阴极组件的另一端。通过两个外阴极给筒身内的内阴极组件供电,使得电流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得电镀层分布更加均匀,电镀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用滚筒,尤其涉及对整网直滚筒的改进。
背景技术
对小型工件进行电镀时一般是将工件直接放在滚筒内,驱动辊筒转动,将辊筒直接放在电镀液中转动时候就能使得工件被均匀电镀,一般电镀用的辊筒均是单边导电,也就是在电镀过程中通过设置在辊筒一边的电极给电镀液通电,这样就会导致在滚筒内部的电极通电的电流不均匀,从而影响了电镀的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边供电、电流分布更加均匀的双边导电整网直滚筒。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双边导电整网直滚筒,包括筒身和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第一外阴极、第二外阴极和内阴极组件,所述内阴极组件固定在所述筒身内,所述第一外阴极插接固定在所述内阴极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外阴极固定在所述内阴极组件的另一端。
所述内阴极组件包括内阴极本体和导电棒,所述导电棒固定在所述筒身内,且所述导电棒沿所述筒身的中轴线布设,所述导电棒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筒身的两端,所述内阴极本体固定在所述导电棒上,且所述内阴极本体与所述导电棒垂直,所述外阴极对应插接在所述导电棒的两端。
所述筒身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端板,所述端板上设有插接孔,所述导电棒的端部插入且固定所述插接孔内,所述外阴极插入所述插接孔内且所述外阴极的端部与所述导电棒的端部接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内阴极组件的两端均设有外阴极(即第一外阴极和第二外阴极)通过两个外阴极给筒身内的内阴极组件供电,使得电流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得电镀层分布更加均匀,电镀效果更好。
筒身为一中空柱状体,导电棒的轴线与筒身的轴线重合,即导电棒直接固定在筒身的正中位置,使得导电棒到筒身内壁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相同,这样就使得在通过外阴极给导电棒通电时电镀液中的电流分布均匀,使得电镀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阴极;2、第二外阴极;3、筒身;4、导电棒;5、内阴极本体;6、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双边导电整网直滚筒,包括筒身3和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第一外阴极1、第二外阴极2和内阴极组件,所述内阴极组件固定在所述筒身3内,所述第一外阴极1插接固定在所述内阴极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外阴极2固定在所述内阴极组件的另一端。在内阴极组件的两端均设有外阴极(即第一外阴极1和第二外阴极2)通过两个外阴极给筒身3内的内阴极组件供电,使得电流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得电镀层分布更加均匀,电镀效果更好。
所述内阴极组件包括内阴极本体5和导电棒4,所述导电棒4固定在所述筒身3内,且所述导电棒4沿所述筒身3的中轴线布设,所述导电棒4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筒身3的两端,所述内阴极本体5固定在所述导电棒4上,且所述内阴极本体5与所述导电棒4垂直,所述外阴极对应插接在所述导电棒4的两端。筒身3为一中空柱状体,导电棒4的轴线与筒身3的轴线重合,即导电棒4直接固定在筒身3的正中位置,使得导电棒4到筒身3内壁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相同,这样就使得在通过外阴极给导电棒4通电时电镀液中的电流分布均匀,使得电镀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景如源电镀设备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景如源电镀设备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76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复合金属膜
- 下一篇:自动浇铸设备及其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