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染菌概率的连续发酵扩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7950.4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2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佳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佳纯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C12M1/04;C12M1/12;C12M1/107;C12M1/36;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概率 连续发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染菌概率的连续发酵扩培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防护外桶:防护外桶的内部设置有混合内桶,防护外桶的内部底端均布固定有多个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滚轮,支撑滚轮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且位于顶端位置处,支撑滚轮与支撑板为转动连接,防护外桶通过支撑机构对混合内桶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向混合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有效地对内部的料液进行快速混合,大大减少了混合所需时间,提高了混合效率,也使得混合更加均匀,且通过过滤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有效地对内部上端的沼气进行排放处理,且在不排气时能够有效的避免细菌的侵入,在更换过滤结构时也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低染菌概率的连续发酵扩培装置。
背景技术
发酵工艺技术主要分为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两大类,其中连续发酵是在发酵过程中一边补入新鲜的料液,一边以相近的流速放料,维持发酵液原来的体积,使微生物细胞能在近似恒定状态下生长。该工艺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速率、产物的代谢均处于恒定状态,可以达到稳定、高速培养微生物或产生大量代谢产物的目的,在工业化生产中具有可以缩短发酵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水电汽、减轻劳动强度、生产连续均衡、利于自动化控制等众多,但是,现有的一些连续发酵扩培装置中,在料液混合时,因料液混合所需时间较长,混合不够快速不够均匀,导致一部分刚流入的发酵基将随发酵液一起流出,致使料液发酵不够完全,使得发酵成本受到影响,另外在发现过程中会产生沼气,沼气过多会导致料液中微生物细胞产生坏死,造成染菌现象的发生,一旦在工业生产中发生染菌,大量物料只能做遗弃处理,损失很大,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染菌概率的连续发酵扩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现有的一些连续发酵扩培装置中,在料液混合时,因料液混合所需时间较长,混合不够快速不够均匀,导致一部分刚流入的发酵基将随发酵液一起流出,致使料液发酵不够完全,使得发酵成本受到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防护外桶:所述防护外桶的内部设置有混合内桶,所述防护外桶的内部底端均布固定有多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且位于顶端位置处,所述支撑滚轮与支撑板为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外桶通过支撑机构对混合内桶进行支撑,所述混合内桶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搅拌叶,所述混合内桶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防护外桶外侧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装配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为啮合连接;
所述防护外桶的顶端中心处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电动机,所述防护外桶的顶端且位于第二电动机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进料管,所述防护外桶的顶端且位于第二电动机另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装配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有三个混合杆,所述转动杆与混合杆位于混合内桶内部,所述防护外桶的底端中心处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延伸至防护外桶内部,所述出料管内与防护外桶内部的一端与混合内桶底端的中心处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桶外侧的一侧固定有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接板、导气扇、装配板、过滤外壳和过滤圆片,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防护外桶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与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导气扇装配于连接板内部,所述导气扇的另一侧与装配板的一侧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装配板远离导气扇的一侧与过滤外壳连接固定,所述过滤圆片位于过滤外壳内部且通过卡接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外壳与装配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过滤外壳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过滤圆片位于卡槽内部,所述过滤圆片通过卡槽与过滤外壳卡接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进料管和进气管远离防护外桶一端的上端均设置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桶的底端均通过焊接连接有四个支撑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佳纯,未经杨佳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79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耳塞的治具
- 下一篇:一种深井泵的泵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