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01919.3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3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肖力;周文武;左智雄;苏款;李斌;徐海燕;张平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凌翔磁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检测装置。轨道检测装置,包括:横梁;第一支架,连接在横梁的其中一端;第二支架,连接在横梁的另一端;螺栓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图像捕捉组件以及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第二图像捕捉组件,第一图像捕捉组件用于捕捉轨枕的其中一端的螺栓的图像,第二图像捕捉组件用于捕捉轨枕的另一端的螺栓的图像;第一图像捕捉组件包括用于捕捉轨枕的第一侧的螺栓的图像的第一图像捕捉器件、以及用于捕捉轨枕的第二侧的螺栓的图像的第二图像捕捉器件;第二图像捕捉组件包括用于捕捉轨枕的第一侧的螺栓的图像的第三图像捕捉器件、以及用于捕捉轨枕的第二侧的螺栓的图像的第四图像捕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轨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中低速磁浮交通由于具有低噪声、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与城市地形兼容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的重要可选方案。
目前,磁浮快线轨道主要包括F轨、H型轨枕以及混凝土基座,F轨通过H型轨枕架设在混凝土基座上,轨枕与混凝土基座之间通过螺栓进行紧固。而在磁浮快线轨道的运行环境中,存在大量复杂的干扰因素,包括振动、冲击、温度变化、锈蚀等,容易导致螺栓出现松动的现象,螺栓松动会降低轨道和列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轨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螺栓是否发生松动,以保证轨道和列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轨道检测装置,包括:横梁;第一支架,连接在所述横梁的其中一端;第二支架,连接在所述横梁的另一端;螺栓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图像捕捉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图像捕捉组件,所述第一图像捕捉组件用于捕捉轨枕的其中一端的螺栓的图像,所述第二图像捕捉组件用于捕捉所述轨枕的另一端的螺栓的图像;其中,所述轨枕包括沿轨道的长度方向排布的第一侧以及第二侧,所述第一图像捕捉组件包括用于捕捉所述第一侧的螺栓的图像的第一图像捕捉器件、以及用于捕捉所述第二侧的螺栓的图像的第二图像捕捉器件;所述第二图像捕捉组件包括用于捕捉所述第一侧的螺栓的图像的第三图像捕捉器件、以及用于捕捉所述第二侧的螺栓的图像的第四图像捕捉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横梁连接的第一悬臂以及与所述第一悬臂连接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图像捕捉器件以及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捕捉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支撑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第一相机,所述第一支撑座将所述第一相机悬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
或所述第一图像捕捉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支撑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第一相机,所述第一支撑座将所述第一相机悬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支撑座为弹性缓冲构件;
或所述第一图像捕捉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支撑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第一相机,所述第一支撑座将所述第一相机悬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还设置有第一发光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二支撑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的第二相机,所述第二支撑座将所述第二相机悬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
或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二支撑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的第二相机,所述第二支撑座将所述第二相机悬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支撑座为弹性缓冲构件;
或所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二支撑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的第二相机,所述第二支撑座将所述第二相机悬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还设置有第二发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凌翔磁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凌翔磁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1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