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核辐射探测器用快速连接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02094.7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0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潘宏洲;李元龙;罗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致胜创科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核辐射 探测 器用 快速 连接 探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核辐射探测器用快速连接探头。所述核辐射探测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核辐射探测器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线管,所述线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探测把手,所述探测把手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探测管,所述探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探测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核辐射探测器用快速连接探头具有通过设置有卡接机构,利用探测管和探测把手的连接,配和挡板、线槽、第二弹簧柱、支柱、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圆弧板和卡槽,在对核辐射探测器用的探测头进行更换时能够及时的现场更换,使得操作起开更加的方便,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同时使得该探测头更加的稳固,不会滑动,而且还极大的节约了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辐射探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核辐射探测器用快速连接探头。
背景技术
核辐射探测器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多种效应。如应用带电粒子与物质作用产生电离的原理制作的电离室、计数管,以及α径迹探测器等;利用其荧光作用做成的闪烁计数器;利用电离和激发所引起的化学反应过程制作原子核乳胶,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等,对带电离子可直接应用上述性质,对不带电的粒子,则应用其与物质作用的三种效应所产生的二次电子来达到上述目的。
但是现有的核辐射探测器的探头都是固定的,以至于有时候检测探头一旦损坏无法进行更换,只能将其丢弃或者拆卸后维修,操作较为麻烦,而且无法处理当时的工作,比较耗费时间。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核辐射探测器用快速连接探头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核辐射探测器用快速连接探头,解决了检测探头一旦损坏无法进行更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核辐射探测器用快速连接探头,包括核辐射探测器本体,所述核辐射探测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核辐射探测器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线管,所述线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探测把手,所述探测把手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探测管,所述探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探测头,所述探测把手的内部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探测管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柱,所述第一弹簧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帽。
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中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与探测把手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表面的中间开设有线槽。
优选的,所述挡板右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柱,所述第二弹簧柱表面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
优选的,所述探测把手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探测把手外表面且位于第一通槽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支柱的顶端延伸至第一通槽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圆弧板,所述圆弧板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表面与第一弹簧柱的外表面卡接。
优选的,所述按帽的顶端延伸至第二通槽的外部,所述探测管的外表面与探测把手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核辐射探测器本体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核辐射探测器本体的前侧且位于显示屏的右侧设置有按键。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核辐射探测器用快速连接探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核辐射探测器用快速连接探头,通过设置有卡接机构,利用探测管和探测把手的连接,配和挡板、线槽、第二弹簧柱、支柱、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圆弧板和卡槽,在对核辐射探测器用的探测头进行更换时能够及时的现场更换,使得操作起开更加的方便,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同时使得该探测头更加的稳固,不会滑动,而且还极大的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核辐射探测器用快速连接探头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探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探测把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致胜创科环境监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致胜创科环境监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2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