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能表线路板功能检测用夹持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03754.3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2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陆睦;刘长绪;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源杰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28;G01R35/04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仓定平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表 线路板 功能 检测 夹持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能表线路板功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能表线路板功能检测用夹持工装,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面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放置槽,在所述基座顶面利用转轴转动安装有位于所述放置槽外侧的预稳定转片;在所述基座的顶面还安装有关于所述放置槽对称分布的压紧机构,在所述基座内设有控制所述压紧机构动作的控制组件;在所述基座内还设有顶出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表线路板功能检测用夹持工装,安装方便、易于操作,能够对待检测的电路板进行较稳定的夹持,保证电路板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顶出组件的设置,易于安全取下检测后的电路板,便于检测的持续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能表线路板功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表线路板功能检测用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使用电能表时要注意,在低电压(不超过500伏)和小电流(几十安)的情况下,电能表可直接接入电路进行测量,在高电压或大电流的情况下,电能表不能直接接入线路,需配合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使用,在电能表生产加工时,必须要对电能表的线路板功能进行检测。
原有的电能表线路板功能在检测时,电路板缺少必要的稳定装置,在检测过程中,电路板极易产生偏移,影响检测的进度和检测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能表线路板功能检测用夹持工装,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操作以及稳定效果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能表线路板功能检测用夹持工装,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面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放置槽,在所述基座顶面利用转轴转动安装有位于所述放置槽外侧的预稳定转片;在所述基座的顶面还安装有关于所述放置槽对称分布的压紧机构,在所述基座内设有控制所述压紧机构动作的控制组件;在所述基座内还设有顶出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翻转压板,所述翻转压板铰接在所述基座顶面,在所述翻转压板的底面粘合固定有柔性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翻转支撑连杆、螺纹套环和双向螺杆,在所述基座顶面开设有横向分布的滑槽,所述双向螺杆通过轴承支撑横向架设在该滑槽内,所述螺纹套环对称设有两个并通过螺纹旋合套接在所述双向螺杆上,所述翻转支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螺纹套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转压板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出组件包括螺纹套管和螺纹杆,在所述放置槽内底面开设有容纳槽,在所述容纳槽的内底面开设有操作槽,所述螺纹杆的底端通过轴承支撑与所述操作槽的内底面连接,所述螺纹套管通过螺纹旋合套接在所述螺纹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套管的顶端安装有吸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转杆、主动伞状齿轮和从动伞状齿轮,所述基座外壁开设有与所述操作槽连通的穿孔,所述转杆贯穿该穿孔,所述主动伞状齿轮固定在所述转杆端部并处在所述操作槽内,所述从动伞状齿轮固定在所述螺纹杆上并与所述主动伞状齿轮啮合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表线路板功能检测用夹持工装,安装方便、易于操作,能够对待检测的电路板进行较稳定的夹持,保证电路板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顶出组件的设置,易于安全取下检测后的电路板,便于检测的持续进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源杰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源杰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37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荷隔离开关
- 下一篇:倾斜面移动机器和多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