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路输出物理隔离型电源模块的焊接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03891.7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9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高;胡罗林;张华彬;段麒麟;王和云;姚立巍;刘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菲斯洛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物理 隔离 电源模块 焊接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路输出物理隔离型电源模块的焊接辅助装置,包括辅助装置本体,所述辅助装置本体包括操作杆、吸盘,所述吸盘设置于操作杆底端,操作杆顶端设有放置微型真空泵的盒体,盒体放置有电池,吸盘上设有与吸盘内腔导通的软管,软管另一端与微型真空泵吸气口连通,操作杆内设有与吸盘内腔导通的腔体,操作杆侧面设有与其腔体导通的排气孔,排气孔上连接有堵头,操作杆上端设有用于控制微型真空泵启停的开关。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电源模块的焊接效率,提高电源模块引脚焊接位置的准确性,避免锡焊烫伤操作人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模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路输出物理隔离型电源模块的焊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们常用的电子仪器产品中,都要电源模块来调节电源,电源模块是直接通过引脚焊接在电路板上固定的位置,电路板都是集成化较高的,体积较小,所以需要的电路模块的体积也较小,一些电源模块是需要人工焊接到电路板上,由于其体积小,在焊接引脚时,往往是通过手直接拿住电源模块,在通过锡焊直接焊接,这样往往不便于操作,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型电路板,手拿电源模块焊接使得焊接效率降低,还容易造成烫伤,不利于电源模块的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输出物理隔离型电源模块的焊接辅助装置,用于提高电源模块的焊接效率,提高电源模块引脚焊接位置的准确性,避免锡焊烫伤操作人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多路输出物理隔离型电源模块的焊接辅助装置,包括辅助装置本体,所述辅助装置本体包括操作杆、吸盘,所述吸盘设置于操作杆底端,操作杆顶端设有放置微型真空泵的盒体,盒体放置有电池,吸盘上设有与吸盘内腔导通的软管,软管另一端与微型真空泵吸气口连通,操作杆内设有与吸盘内腔导通的腔体,操作杆侧面设有与其腔体导通的排气孔,排气孔上连接有堵头,操作杆上端设有用于控制微型真空泵启停的开关。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包括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的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盒体设置在第一操作杆的顶端,开关设置在第一操作杆侧面临近盒体的位置,第二操作杆内设有腔体,第二操作杆底端与吸盘螺纹连接,排气孔设置在第二操作杆侧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球形体、连接块,连接杆一端与球形体一体成型,另一端与第一操作杆底端连接,连接块上设有便于球形体转动的球形腔,球形体与球形腔紧密贴合,球形腔上端设有圆形缺口,该圆形缺口的直径小于球形体的直径,连接块下端与第二操作杆顶端连接。通过球形体在球形腔的转动,就可以实现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之间的角度变化,这样在焊接电源模块时,更为灵活,更利于焊接,球形体与球形腔紧密贴合,使得两者的转动不会很顺畅,这样在吸盘吸住电源模块后,电源模块质量较轻,两操作杆之间的角度不易由于电源模块的重力作用发生改变,从而避免影响焊接的角度,角度的灵活多变,能适用于狭窄空间的焊接。
优选的,第二操作杆的直径由上到下逐级递减,使得第二操作杆呈上大下小的锥形,这样能在吸盘吸取电源模块进行焊接的时候,减小第二操作杆在焊接时对视野的阻碍,提高电源模块引脚焊接位置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为螺纹孔,堵头为螺钉,螺钉上的外螺纹与螺纹孔的螺纹匹配,堵头上设有密封圈,在第二操作杆和吸盘内腔被抽取真空后,堵头与密封圈的配合有效防止空气进入,破坏内部真空度,影响吸盘对电源模块的吸力,同时在电源模块焊接完毕后,只需要拧松堵头,使得第二操作杆的内腔与大气导通,便能快速降低吸盘内的真空度,这样就可释放吸盘对电源模块的吸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侧面均横向设有固定杆,固定杆远离操作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软管的弧形卡环,采用弧形卡环便于直接将软管卡入和拔出。
优选的,所述吸盘为橡胶材质的半圆形吸盘,橡胶材质与电源模块表面的贴合性更好,吸盘内被抽取真空后,对电源模块的吸力更强。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菲斯洛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菲斯洛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3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倾斜面移动机器和多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工铝合金锭的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