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防止保持架变形的轴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04106.X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1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亮;朱晨;沈正富;嵇士春;王匀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三川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6 | 分类号: | F16C19/16;F16C33/58;F16C33/38;F16C33/7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闫世巍 |
地址: | 2240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防止 保持 变形 轴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更换成本低的能够防止保持架变形的轴承结构,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在所述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设置有保持架安装腔和滚道,在所述保持架安装腔内设置有保持架,在所述保持架内均匀设置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滚动设置在与其相互配合的滚道内,所述保持架的结构包括:左保持架体和右保持架体,在所述左保持架体与右保持架体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与滚珠相互配合的滚珠放置槽,在相邻两个滚珠放置槽之间的左保持架体与右保持架体上贯穿设置有固定孔,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孔与固定螺母相连接将左保持架体与右保持架体固定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保持架变形的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轴承主要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在所述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设置有保持架安装腔和滚道,在所述保持架安装腔内设置有保持架,在所述保持架内均匀设置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滚动设置在与其相互配合的滚道内。现有轴承的保持架都是整体结构,需要将滚珠装配到保持架上在一起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到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由于装配过程中保持架需要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容易发生变形,轴承安装完成后容易导致滚珠滚动不流畅,出现质量问题,报废率高,同时,现有轴承滚道内的润滑油容易从保持架安装腔处渗出,需要频繁添加润滑油,密封、润滑效果差,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保持架变形的轴承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能够防止保持架变形的轴承结构,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在所述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设置有保持架安装腔和滚道,在所述保持架安装腔内设置有保持架,在所述保持架内均匀设置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滚动设置在与其相互配合的滚道内,所述保持架的结构包括:左保持架体和右保持架体,在所述左保持架体与右保持架体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与滚珠相互配合的滚珠放置槽,在相邻两个滚珠放置槽之间的左保持架体与右保持架体上贯穿设置有固定孔,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孔与固定螺母相连接将左保持架体与右保持架体固定在一起,在所述固定螺栓外侧的左保持架体与右保持架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在所述左保持架体伸出保持架安装腔的左端内侧设置有左内挡圈,在所述轴承内圈的左侧设置有与左内挡圈相互配合的左内环形限位槽,在所述左保持架体伸出保持架安装腔的左端外侧设置有左外挡圈,在所述轴承外圈的左侧设置有与左外挡圈相互配合的左外环形限位槽,在所述右保持架体伸出保持架安装腔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右内挡圈,在所述轴承内圈的右侧设置有与右内挡圈相互配合的右内环形限位槽,在所述右保持架体伸出保持架安装腔的右端外侧设置有右外挡圈,在所述轴承外圈的右侧设置有与右外挡圈相互配合的右外环形限位槽,在所述左内挡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左外挡圈与轴承外圈之间、右内挡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右外挡圈与轴承外圈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在所述轴承外圈的上端设置有与滚道相互连通的注油口,在所述注油口内设置有堵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上述能够防止保持架变形的轴承结构,结构简单,保持架采用分体式结构,在滚珠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到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后再通过插接方式将滚珠挨个分离定位在保持架内的滚珠放置槽内,避免了保持架需要与滚珠一起安装的麻烦,能够放置装配过程中保持架发生变形,装配效果好,降低轴承报废率,同时,能够将润滑油密封在滚道和保持架安装腔内防止渗出,润滑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保持架变形的轴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保持架和滚珠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三川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三川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41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