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宫颈环扎术中上推羊膜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04212.8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4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娟娟;张元珍;杨凌云;黄雯;李家福;陈慧君;杨桂芬;徐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宫颈 环扎术 中上 羊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宫颈环扎术中上推羊膜囊装置,包括多个上叶子板和下叶子板,上叶子板和下叶子板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上叶子板和下叶子板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上叶子板通过连接轴与内固定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下叶子板通过连接轴与外套推拉杆相连接,上下叶子板的边缘及连接处均做光滑打磨处理,避免划伤胎膜,上推外套推拉杆即可撑开顶部托盘状结构,在术中上推羊膜囊至宫颈内口水平;下拉外套推拉杆即可收起顶部托盘状结构,易于从宫内取出,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消毒后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具体是一种宫颈环扎术中上推羊膜囊装置。
背景技术
宫颈机能不全症是指孕中期或孕晚期的早期宫颈无痛性扩张,伴有妊娠囊膨入阴道,随后导致胎膜早破与不成熟胎儿的娩出,是导致妊娠晚期习惯性流产和早产的常见原因之一,宫颈环扎术是目前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前上推羊膜囊的方法,常用的是将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在羊膜囊上并将其尽量上推至宫腔深处,但是纱布上一面可能导致在缝扎过程中纱布被缝线穿过,需要退针再次缝扎,增加患者损伤;另一方面纱布所占体积较大,造成大面积羊膜与子宫壁剥离,产生人“人工剥膜效应”,促使局部大量前列腺素素F2α释放,诱发术后宫缩,导致术后胎膜早破率增加,使环扎失败率增加。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437676.2,公告号CN203953773U,名称:“一种可以用于宫颈环扎术中的硅胶托”。该装置是由硅胶制成的一个前端带有向下突出的承托部以及固定在承托部下端的手柄组成的。这种装置的弊端一方面在于体积大,同样产生人工剥膜效应,另一方面,装置顶端在缝合结束后不能缩小体积以适应环扎后缩小的宫颈口而退出。
因此,急需一种宫颈环扎术中能上推羊膜囊,且体积小,在完成宫颈环扎缝合术后,上推顶端可缩小面积以适应缝扎后缩小的宫颈出口,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手术操作的上推羊膜囊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宫颈环扎术中上推羊膜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宫颈环扎术中上推羊膜囊装置,包括多个上叶子板和下叶子板,上叶子板和下叶子板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上叶子板和下叶子板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上叶子板通过连接轴与内固定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下叶子板通过连接轴与外套推拉杆相连接。上推外套拉杆,上下叶子板将同时呈盘状展开,将羊膜囊上推至宫颈内口水平时,上叶子板即可保护羊膜囊不外凸,下叶子板将阻挡缝合宫颈时的缝针触及羊膜囊,减少术中缝针刺破羊膜风险;缝扎结束时,下拉外套杆,上下叶子板均回缩,紧贴内固定杆后退出。
所述外套推拉杆套装在内固定杆外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外套推拉杆的长度为内固定杆长度的一半;多个上叶子板以内固定杆中心线为中点呈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多个下叶子板以外套推拉杆中心线为中心呈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所述上叶子板和下叶子板均为弹性金属板;所述上叶子板为弧形内凹片结构,所述下叶子板为弧形外凸片结构,内固定杆的杆身上部为凹槽形结构并与上叶子板和下叶子板的形状相适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叶子板和下叶子板的数量均为八个,所述内固定杆和外套推拉杆均为八面体柱状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上推外套推拉杆即可撑开顶部托盘状结构,在术中上推羊膜囊至宫颈内口水平,且托盘结构体积小,减轻“人工剥膜效应”,术后诱发宫缩少,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下拉外套推拉杆即可收起顶部托盘状结构,易于从宫内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未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42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冲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下一篇:一种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