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型木工台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05881.7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6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成;邰俊霄;马橼楗;张晨;杜军凯;丁友伟;姜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7B5/22 | 分类号: | B27B5/22;B27B5/29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张晓健 |
地址: | 2232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木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型木工台锯,包括台锯本体、特斯拉线圈机构、保险机构、触发机构及控制器;所述台锯本体包括箱体、支架、驱动装置及锯片;所述箱体上下两端设有支架与平台,锯片通过主轴转动连接于箱体,且锯片顶端露出于平台;所述特斯拉线圈机构包括次级线圈、初级线圈及电刷;所述次级线圈一端连接电刷,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控制器,电刷设于台锯本体上,且电刷与台锯本体上驱动锯片转动的主轴接触;所述初级线圈在次级线圈的外围呈“8”字型盘绕后两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特斯拉线圈与人体之间接触产生电弧的原理,形成了快速的规避手段,大大提高了台锯的安全性能,减少了因操作失误带来的严重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型木工台锯。
背景技术
台锯是一种在木材加工行业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具有加工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但传统的台锯安全性能较差,因为对于传统的台锯来说,由于刀具外露,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操作不当或疏忽大意而出现切伤手指的情况,给使用者带来不幸的伤害,而且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往往比较淡薄,每年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不计其数。为了将这种不幸伤害降到最低,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研究设计一种安全台锯,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型木工台锯,利用特斯拉线圈与人体之间接触产生电弧的原理,形成了快速的规避手段,大大提高了台锯的安全性能,减少了因操作失误带来的严重安全事故,以达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型木工台锯,包括台锯本体、特斯拉线圈机构、保险机构、触发机构及控制器;所述台锯本体包括箱体、支架、驱动装置及锯片;所述箱体上下两端设有支架与平台,锯片通过主轴转动连接于箱体,且锯片顶端露出于平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主轴;所述特斯拉线圈机构包括次级线圈、初级线圈及电刷;所述次级线圈一端连接电刷,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控制器,电刷设于台锯本体上,且电刷与台锯本体上驱动锯片转动的主轴接触;所述初级线圈在次级线圈的外围呈“8”字型盘绕后两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且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保险机构包括触发板、弹性支撑件及限位机构,所述触发板通过弹性支撑件连接于平台的上方,且触发板上设有用于锯片穿过的缺口,限位机构设于触发板与箱体之间以限制触发板过度升降;所述触发机构设于箱体与保险机构之间,触发机构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锯片露出于触发板的上方;触发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触发板向上移动且锯片的最高点位于触发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驱动装置为固接于箱体外壁的电机,电机与主轴的端部固接有带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箱体与主轴接合处的外壁固接有安装套,电刷固接于该安装套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支撑杆及弹簧A,支撑杆的顶端固接于触发板的底端,支撑杆的底端穿过平台并延伸至其下方,弹簧A套设于平台与触发板之间的支撑杆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与挡板;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固接于触发板的底部并设有凹槽,两块挡板固接于平台下方的箱体外壁,限位杆的凹槽部滑动连接于平台上的滑孔及两块挡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触发机构包括铁芯、反应线圈、活动闩及触钩;所述铁芯通过支架固接于箱体上,反应线圈缠绕于铁芯的外壁且两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活动闩滑动连接于箱体,触钩固接于支撑杆的底端;所述触钩卡接于活动闩底部时,锯片露出于触发板的上方;所述触钩与活动闩分离时,触发板向上移动且锯片缩回至触发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箱体的外壁固接有滑套,活动闩滑动连接于滑套;所述活动闩接近于触钩这端的上方呈圆弧状,活动闩的尾部及滑套之间固接有弹簧B。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弹性支撑件均布于相互平行的平台与触发板之间,且触发机构与多个弹性支撑件上下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5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