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切开刀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06216.X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0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铸锋;张玎鑫;王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铸锋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德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9 | 代理人: | 刘磊娜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膜 剥离 切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切开刀,其包括:芯杆,其芯杆后端设有滑槽,前端设有导丝过孔,所述芯杆前端连接有护套;滑块,其卡设在所述滑槽内,可沿所述滑槽进行往复滑动,所述滑块上设有导线插头;鞘管,其一端与所述护套相连,另一端设有刀头,所述刀头通过贯穿于所述鞘管和导丝过孔内的导丝与所述滑块相连,所述导丝与导线插头相连;滑套,其可相对滑动的套设于所述鞘管上,其外端与鞘管外端之间连接有方向导线,其内端通过位置调节装置与所述护套相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使用设备,具体为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切开刀。
背景技术
ESD是治疗消化道黏膜浅表性病变的有效手段,往往可取得与外科手术相似的治疗结果,且具有微创、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等优点。ESD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消化道浅表性病变的方法。ESD治疗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外科手术就能完整切除癌组织。ESD粘膜剥离术是用切开刀将病变粘膜剥离,对于早期癌变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特殊部位,无法将切开刀与病变粘膜平行,切开刀垂直于粘膜,切割深度很难把控,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消化道穿孔,出现严重并发症。所以参考ERCP使用的切开刀,刀头通过导线可以拉动,改变刀头的方向,使得切割方向与粘膜层平行,安全度大大提升,减少了术中术后穿孔并发症的发生。而且通过设置冲洗接头和密封套,可以在护套和鞘管与导丝之间流通冲洗液,对术中产生的渗血、粘液进行冲洗,保持视野清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刀头方向可调整、便于术中清洗的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切开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切开刀,其包括:
芯杆,其芯杆后端设有滑槽,前端设有导丝过孔,所述芯杆前端连接有护套;
滑块,其卡设在所述滑槽内,可沿所述滑槽进行往复滑动,所述滑块上设有导线插头;
鞘管,其一端与所述护套相连,另一端设有刀头,所述刀头通过贯穿于所述鞘管和导丝过孔内的导丝与所述滑块相连,所述导丝与导线插头相连;
滑套,其可相对滑动的套设于所述鞘管上,其外端与鞘管外端之间连接有方向导线,其内端通过位置调节装置与所述护套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套侧壁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冲洗接头,所述护套与导丝之间设有橡胶或硅胶材质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位于所述护套上冲洗接头连接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套包括螺接或卡设在一起的左护套和右护套,所述左护套的左护套连接端与右护套的右护套连接端相互螺接或卡设在一起,所述左护套连接端位于所述右护套连接端内侧,所述左护套连接端内设有密封套,所述左护套内在所述密封套内侧固设有挡环,所述右护套内固设有挡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铰连在所述滑套内端侧壁处的调节杆和固设于所述护套侧壁上的调节块,所述调节杆自由端设有卡块,所述调节块上沿护套轴线设有多个与所述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上固设有调整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手柄上设有两个用于推拉的指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杆后端固设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套采用硬质材质,与所述芯杆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向导线为记忆合金导线或硬质导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丝自由端为可自动复位的记忆合金导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铸锋,未经杨铸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62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静电气泡袋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保温隔热的环保性气泡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