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长大区间的贯通地线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07293.7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0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梁紫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紫玥 |
主分类号: | H01R4/58 | 分类号: | H01R4/58;H01R4/64;H01R4/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轨道交通 长大 区间 贯通 地线 布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长大区间的贯通地线布置结构,包括电缆支架和扁铜贯通地线,所述电缆支架的下方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的另一侧设置有隧道内壁,所述扁铜贯通地线安装于隧道内壁的内侧,且扁铜贯通地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铜镀锌贯通地线,所述第一铜镀锌贯通地线的另一侧设置有焊接面,且焊接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铜镀锌贯通地线。该应用于轨道交通长大区间的贯通地线布置结构通过扁铜镀锌贯通地线采用的扁铜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明显凸起和凹痕、无油污,表面无发黑、生铜绿等腐蚀现象,将扁铜表面进行抗氧化、钝化保护处理,使扁铜表面形成一层无色透明但致密的保护膜,同时具有接地电阻低、使用寿命长、免维护、耐腐蚀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长大区间接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长大区间的贯通地线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于区间的贯通地线类型有矩形接地扁钢、矩形铜包钢、圆形钢包铜3种。随着地铁、轻轨、市域铁路等轨道交通的建设,长大区间越来越多,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采用直流牵引方式,由于直流牵引区段的电腐蚀非常严重,不能采用国铁沿线普遍接入设置的接地极方式来降低接地电阻值,为避免直流牵引区段电腐蚀对轨道交通设施的损坏,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直流牵引区段贯通地线的接地点一般在车站站台板下集中设置接地端子,接地端子处的接地电阻规定不大于0.5欧姆。
现有的市面上的应用于轨道交通长大区间的贯通地线布置结构在工作时由于其电阻率高,对于长大区间其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经计算,对于目前轨道交通常用的厚5mm、宽40mm的接地扁钢作为贯通地线,在环境温度70℃,在保证单点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条件下,其贯通接地线应用极限长度为7000米,不能满足长大区间要求,由于接地扁钢常采用压接方式,工程应用往往难以达到5000米,对于圆形钢包铜贯通地线,其主要材料为铜,接地电阻能够满足长大区间接地电阻要求,但由于其形状为圆形,轨道交通沿线接地设备众多,电缆支架就需要1米1处进行接地,圆形贯通地线不便于接地连接,且易松动,后期运营维护工作量大;同时由于钢包铜贯通地线外部是钢,在直流牵引区段易腐蚀,使用寿命短,不适宜在轨道交通直流牵引区段采用,对于只能采用单点接地且要求采用综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Ω)的轨道交通长大区间线路,或者是在无法设置接地极的盾构区间,目前的上述3种贯通地线难以满足接地要求,这些都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长大区间接地的工作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城市轨道交通长大区间接地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防止线路灯打结的接线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长大区间的贯通地线布置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面上的城市轨道交通长大区间接地在工作由于其电阻率高,对于长大区间其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圆形贯通地线不便于接地连接,且易松动,后期运营维护工作量大不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同时由于钢包铜贯通地线外部是钢,在直流牵引区段易腐蚀,使用寿命短,不适宜在轨道交通直流牵引区段采用,导致整个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能适用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长大区间的贯通地线布置结构,包括电缆支架和扁铜贯通地线,所述电缆支架的下方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的另一侧设置有隧道内壁,所述扁铜贯通地线安装于隧道内壁的内侧,且扁铜贯通地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铜镀锌贯通地线,所述第一铜镀锌贯通地线的另一侧设置有焊接面,且焊接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铜镀锌贯通地线。
优选的,所述电缆支架与的上方与扁铜贯通地线支架通过螺栓构成螺纹连接,且螺栓与隧道内壁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扁铜贯通地线贯穿于隧道内壁内侧,且隧道内壁于电缆支架之间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扁铜贯通地线与隧道内壁之间呈包覆状结构,且隧道内壁与电缆支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紫玥,未经梁紫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72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