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刀盘外圈梁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07850.5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7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年;胡玉娟;代顺义;杨洋;喻中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8 | 分类号: | E21D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海博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圈 保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刀盘外圈梁保护结构,包括外圈梁,外圈梁上开设有通孔,保护刀通过通孔伸出外圈梁,保护刀与外圈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实现人工在刀盘背部快速检查更换刀盘外圈梁耐磨保护刀,避免在刀盘外圈梁周围临时凿出焊接作业空间,或地面挖一个竖井来焊接修复更换刀盘外圈梁上的耐磨保护刀,缩短了盾构机掘进过程中的停机时间,保证了施工效率。同时隧道贯通后,可以人工直接拆卸更换外圈梁上保护刀,避免刨除旧焊缝,重新焊接保护刀工作,提高设备检修效率,具有节能、经济、环保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装备,特别是指一种刀盘外圈梁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盾构刀盘外圈梁为增加表面的耐磨性,会焊接耐磨钢板、耐磨保护刀等耐磨材料,如名称为“一种盾构机刀盘围板的保护刀具”,申请号为201420090798.9的实用新型专利,即为一种焊接方式连接的保护刀具。
但是经常由于隧道开挖距离长、刀盘直径大、地层磨蚀性大等因素,刀盘外圈梁上焊接的耐磨材料中途被磨损完毕,人工进入开挖仓内焊接修复更换耐磨材料的难度大,需要在刀盘外圈梁周围凿出一个人工焊接作业空间,或者地面挖一个竖井进行刀盘外圈梁耐磨材料更换,不仅开挖仓内焊接难度大、危险性高、成本高,而且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刀盘外圈梁保护结构,解决了现有刀盘焊接方式连接耐磨材料更换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刀盘外圈梁保护结构,包括外圈梁,外圈梁上开设有通孔,保护刀通过通孔伸出外圈梁,保护刀与外圈梁连接,实现由内到外伸出保护刀。
所述的外圈梁沿周向布置有至少两个通孔,在周向形成保护体系。
所述的通孔开设在外圈梁的后端,对磨损较严重的地方进行有效保护。
所述的外圈梁外侧焊接耐磨件,对外圈梁的整体进行保护。
所述的通孔位于同周向的耐磨件之间,共同作用在一个周向上。
所述的保护刀与外圈梁可拆卸连接或焊接连接,实现保护刀的固定。
所述的保护刀与外圈梁的内侧可拆卸连接,方便在内侧进行操作。
所述的外圈梁的内侧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保护刀可拆卸连接,不破坏外圈梁的结构。
所述的固定座焊接在外圈梁上,实现固定座的固定。
所述的保护刀为L形,L形的一端通过通孔伸出外圈梁,L形的另一端与外圈梁可拆卸连接,贴合外圈梁和通孔形成的L形结构。
所述的通孔与保护刀伸出端的外形尺寸相匹配,保证保护刀的卡设固定。
所述的可拆卸连接为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实现人工在刀盘背部快速检查更换刀盘外圈梁耐磨保护刀,避免在刀盘外圈梁周围临时凿出焊接作业空间,或地面挖一个竖井来焊接修复更换刀盘外圈梁上的耐磨保护刀,缩短了盾构机掘进过程中的停机时间,保证了施工效率。同时隧道贯通后,可以人工直接拆卸更换外圈梁上保护刀,避免刨除旧焊缝,重新焊接保护刀工作,提高设备检修效率,具有节能、经济、环保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盾构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78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微调功能的试验用滑动变阻器
- 下一篇:一种总成式轮胎充放气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