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列车制动缸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09268.2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1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白旺旺;王苏敬;余欲为;康旭;钱晨;索建国;田永成;刘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5 | 分类号: | G01M13/025;G01M17/08;G01L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赵燕力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制动缸 自动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列车制动缸自动检测装置,该列车制动缸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外壳、扳手组件、测力组件和止挡组件,外壳内固定设置有待检测的制动缸,扳手组件能沿制动缸活塞杆的延伸方向移动地设置于外壳内,扳手组件上靠近制动缸活塞杆一端与制动缸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测力组件设置于扳手组件上远离制动缸活塞杆一端,止挡组件能沿制动缸活塞杆的延伸方向移动地设置于外壳上,当扳手组件带动制动缸活塞杆移动至测试项点位置时,止挡组件与测力组件抵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列车制动缸各测试项点的检测人员手动操作繁琐费力,试验效率和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制动缸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缸作为列车基础制动的执行机构之一,其对列车的运行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动缸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安全,因此,对于制动缸的性能检测尤为重要。
现阶段,制动缸主要是通过控制闸片与制动盘之间的位移和制动力这两个关键参数对铁道车辆(即:列车)进行制动和缓解。针对这两个参数,目前可将制动缸分为多个测试项点进行检测,其中包括强度试验、漏泄试验、作用行程、一次调整量、最大调整量、最大活塞有效行程、制动缸输出力、停放缸输出力、停放缸手动缓解以及最大停放活塞有效行程等测试项点,对于不同测试项点的检测所需制动缸活塞杆的位置不同,因此在检测过程中需要调整制动缸的回程螺母将活塞杆停固于相应的位置上,以达到对不同测试项点进行检测的目的;同时止挡块(止挡块用于对制动缸活塞杆的移动位置进行止挡,从而便于力传感器对制动力进行采集)应根据不同测试项点要求变化止挡位置,并应同时具备刚性止挡功能和弹性止挡功能。而现有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装置是将制动缸安装在检测装置上,检测过程中根据不同测试项点的要求,人工适时调整制动缸的回程螺母的位置,将活塞杆调整至测试位置,同时手动替换不同长度的止挡块,从而完成对制动缸制动性能的检测。
上述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主要有如下缺点和不足:
一、由于测试项点要求活塞杆的位置不同,检测过程中需多次对回程螺母进行手动调整,既耗费人力资源,也增加劳动力成本;
二、检测过程中需人为多次替换不同长度的止挡块,容易夹手,增加安全风险;
三、检测过程中通过人工手动控制,引入人为因素,增加了测试的故障率,提高试验误差,同时降低了试验效率。
针对相关技术中列车制动缸各测试项点的检测人员手动操作繁琐费力,试验效率和安全性较低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列车制动缸自动检测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制动缸自动检测装置,整个制动缸检测过程中各测试项点均为自动测试,提高检测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保证检测的效率,同时消除了人为操作误差以及存在的安全风险,提高制动缸检测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列车制动缸自动检测装置,包括:
外壳,其内固定设置有待检测的制动缸;
扳手组件,其能沿制动缸活塞杆的延伸方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扳手组件上靠近所述制动缸活塞杆一端与所述制动缸活塞杆的端部连接,以带动所述制动缸活塞杆移动至测试项点位置;
测力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扳手组件上远离所述制动缸活塞杆一端,以采集所述制动缸活塞杆在所述测试项点位置上的制动力;
止挡组件,其能沿所述制动缸活塞杆的延伸方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上,当所述扳手组件带动所述制动缸活塞杆移动至所述测试项点位置时,所述止挡组件与所述测力组件抵接,以对所述制动缸活塞杆的移动位置进行止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9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