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管式速冻机用可调节型进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11124.0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7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新;张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联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6 | 分类号: | F25D17/06;A23L3/3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嘉兴市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管 速冻 机用可 调节 型进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管式速冻机用可调节型进风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本风管式速冻机用可调节型进风装置,包括风箱,所述的风箱前侧设有若干从上至下间隔设置的若干条形出风口,所述的风箱的顶侧设有风机安装口,每个条形出风口上均设有位于风箱内侧的风向调节板,且所述的风向调节板均与同步调节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加湿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速冻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管式速冻机用可调节型进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用于食品速冻的设备为速冻机,速冻机是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冻结大量冷冻品的高效率的冻结设备。可以有效、经济地冻结放置在速冻机内部的多种多样冷冻品,如各种形状的肉、鱼、虾、丸子、蔬菜以及调理食品,乳制品等。速冻机一般可以分为推进式速冻机、往复式速冻机、平板速冻机、流化态速冻机、隧道速冻机、螺旋速冻机、提升式速冻机等。现有的外置式风机的速冻机的进风装置的出风口大多为固定的开口状,进风风向无法进行调节,难以实现不同高度的物料充分加湿,加湿效果差,适用范围小。
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进行了探索研究,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隧道型液氮速冻机[申请号:201520006527.5],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一隧道型冷冻室,及冷冻室内的环绕型输送带,在两层输送带之间的冷冻室侧壁上设有支撑导轨,支撑导轨由冷冻室的进料端延伸至出料端,其特征在于:与支撑导轨接触的冷冻室侧壁内设有沿冷冻室走向的扩散腔,支撑导轨上设有若干通孔将上下输送带之间的空腔与扩散腔之间贯通,在冷冻室的室壁内设有将扩散腔与上层输送带以上空间连通的管路,管路上设有抽风机。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加湿效果差,适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加湿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风管式速冻机用可调节型进风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风管式速冻机用可调节型进风装置,包括风箱,所述的风箱前侧设有若干从上至下间隔设置的若干条形出风口,所述的风箱的顶侧设有风机安装口,每个条形出风口上均设有位于风箱内侧的风向调节板,且所述的风向调节板均与同步调节机构相连。冷风机安装在风机安装口上,带着蒸汽的气流由风机安装口吹向条形出风口,由于条形出风口从上至下间隔设置,因此物料能够被充分加湿,提高冷冻效率和冷冻效果,此外风向调节板与同步调节机构相连能够实现风向的调节,不同高度的物料均能够得到充分加湿。
在上述的风管式速冻机用可调节型进风装置中,所述的风向调节板铰接于风箱且位于条形出风口的下方。风机安装口向下吹出的气流先吹向风向调节板,然后由风向调节板导向条形出风口进行出风,由于风向调节板与风箱铰接相连,因此风向调节板摆动时出风风向即可实现改变。
在上述的风管式速冻机用可调节型进风装置中,所述的同步调节机构包括在竖直方向穿设于各风向调节板的调节螺杆,且所述的调节螺杆分别与各风向调节板相螺接。调节螺杆与各风向调节板相螺接,当转动调节螺杆时,各风向调节板会由螺纹的作用同步上升或下降,调节方便。
在上述的风管式速冻机用可调节型进风装置中,所述的风向调节板和条形出风口均设置在与风箱相铰接的风板上。风板与风箱相铰接相连使得风板可拉出,便于条形出风口的维护,从而防止条形出风口堵塞。
在上述的风管式速冻机用可调节型进风装置中,所述的风板前端设有能够驱动调节螺杆周向转动的操作组件。
在上述的风管式速冻机用可调节型进风装置中,所述的操作组件包括固接在调节螺杆下部的第一伞齿轮,所述的风板上转动连接有操作杆,所述的操作杆前端深入至风箱内,后端伸出于风板前端,所述的操作杆深入风箱的一端固接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相啮合。这里的操作杆和调节螺杆相对垂直,由于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相啮合,当操作杆转动时调节螺杆会同步转动,以此在风板外侧实现风向调节板的摆动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联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联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1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废料收集结构
- 下一篇:消防配电箱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