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照相机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13071.6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8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大友胜彦;长田宽志;田中俊行;稻垣康;猿馆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2B7/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驱动 装置 以及 照相机 模块 | ||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照相机模块,能够抑制构成线圈的导线中的覆层的剥离屑的产生。透镜驱动装置(101)具备:透镜保持部件(2);线圈(3);以及将透镜保持部件(2)支承为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的上侧板簧(16)以及下侧板簧(26)。线圈(3)具有:由卷绕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外周的导线构成的卷绕部(13);以及从卷绕部(13)的卷绕终端部(13WE)延伸并与下侧板簧(26B)连接的延伸部(33B)。导线具有金属线(MW)和覆盖金属线(MW)的绝缘性的覆层(CL)。延伸部(33B)以卷绕终端部(13WE)作为基点,以与位于卷绕部(13)的最外周的导线部分交叉的方式延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例如搭载于带照相机的便携设备等的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含透镜驱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包含透镜保持部件和配置在透镜保持部件的外周的线圈的透镜驱动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装置中,构成线圈的导线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线和包覆金属线的绝缘性的覆层。覆层形成为包覆金属线的绝缘层和配置在绝缘层的周围的熔敷层的双层构造。进而,卷绕在透镜保持部件的外周时相互邻接的2个导线部分各自的熔敷层相互热熔敷。
并且,构成线圈的最外层的多个导线部分在沿着光轴的方向上从被摄体侧(上侧)朝向摄像元件侧(下侧)依次卷绕。进而,多个导线部分中的位于最下侧的导线部分构成为在被朝下方拉拽时比较容易被从上侧的邻接的导线部分剥离。即、构成最外层的多个导线部分中的位于最下侧的导线部分构成为在被朝下方拉拽时不与构成最外层的其他导线部分交叉、而是以从其他导线部分离开的方式被剥离。这是为了防止在从线圈的卷绕终端部延伸的导线的末端部即延伸部作用有过大的张力。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181168号
然而,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中,构成最外层的多个导线部分中的位于最下侧的导线部分在承受因落下等而产生的冲击的情况下,存在从构成最外层的其他导线部分进一步剥离而产生覆层的剥离屑的顾虑。进而,存在覆层的剥离屑作为异物附着于摄像元件而引发图像不良的顾虑。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构成线圈的导线中的覆层的剥离屑的产生的透镜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支承部件;能够保持透镜体的透镜保持部件;由上述透镜保持部件保持的线圈;与上述线圈对置的磁铁;以及配置成连接上述支承部件与上述透镜保持部件、且将上述透镜保持部件支承为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的一对板簧,其中,上述线圈具有:由卷绕在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外周的导线构成的卷绕部;从上述卷绕部的卷绕始端部延伸并与一方的上述板簧连接的第1延伸部;以及从上述卷绕部的卷绕终端部延伸并与另一方的上述板簧连接的第2延伸部,上述导线具有金属线和覆盖上述金属线的绝缘性的覆层,上述第2延伸部以上述卷绕终端部作为基点,以与位于上述卷绕部的最外周的导线部分交叉的方式延伸。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卷绕终端部设置在上述卷绕部的在光轴方向上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透镜保持部件具有供上述导线卷绕的筒状部,形成为上述筒状部的环状的截面的外周呈卵圆形状。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透镜保持部件具有支承上述卷绕部的凸缘部和分别保持上述第1延伸部以及上述第2延伸部的一对保持部,上述筒状部俯视观察具有通过光轴的直径尺寸最大的长径部,在上述凸缘部,与上述长径部对应地设置有用于供上述第1延伸部以及上述第2延伸部分别通过的缺口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具有:上述透镜驱动装置;上述透镜体;以及与上述透镜体对置的摄像元件。
实用新型效果
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能够抑制覆层的剥离屑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未经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3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