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的气体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13324.X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5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郑赵多;潘斌武;叶迦勒;叶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施多德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22;B01D46/1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气体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气体传感器,包括有固定柱,固定柱端面的中心设置有气体检测体,气体检测体外圈设置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与固定柱端面以及封盖构成检测空间;第一壳体外设置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通过端盖和底板与第一壳体的外壁连接,构成进风空间,进风空间内设置有防堵片,防堵片通过底板与进风空间下方的推拉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拉块带动防堵片上下运动来清理进风空间内进风口处沉积的污染物,提高了气体检测体的使用寿命,同时结构简单,易于向市场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检测领域,涉及一种防堵塞的气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尾气的检测过程中,需要涉及到使用多种传感器来对尾气内气体进行检测,大部分的检测环境都属于高污染的环境,同时在检测过程中,由于汽油的品质问题,车况问题,会造成燃烧后汽油排放出的尾气内参杂有各种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中各种大颗粒以及沾粘性的污染会极易附着在传感器上,对传感器造成破坏,现有的气体传感器大部分均为双侧保护套,同时开孔来对传感器进行保护,但是依然会有较大颗粒的污染物会进入检测区域对传感器造成破坏,同时在长期使用后会有大量的污染物沉积在通孔上,最终堵塞通孔,使传感器无法工作,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堵塞这些情况发生的气体传感器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堵塞的气体传感器,能够避免气体传感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堵塞情况,结构简单,易于后期维护。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气体传感器,包括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端面的中心设置有气体检测体,所述气体检测体外圈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以气体检测体为圆心成柱体设置在固定柱端面上,所述第一壳体一端固定在固定柱端面上,另一端设置有封盖,封盖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一壳体与固定柱端面以及封盖构成检测空间;所述第一壳体外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以第一壳体为圆心设置在第一壳体外侧,第二壳体通过端盖和底板与第一壳体的外壁连接,构成进风空间,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间的第一壳体外壁上设置有防堵片,防堵片沿第一壳体外壁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壳体在第二壳体下方的外壁上设置有推拉块,所述推拉块穿过底板与防堵片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空间的第一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防堵片的横截面与端盖上进风口的形状相匹配,防堵片厚度小于进风口的开口宽度,防堵片长度小于第二壳体在垂直方向长度,所述防堵片上设置有与第一壳体外壁上通孔一样大小的穿孔,所述穿孔与通孔所在位置相对应,穿孔上设置有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推拉块最下端设置有卡扣,卡扣沿第二壳体底板方向向外延伸至超出底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体上底板与推拉块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推拉块沿密封橡胶圈上下推拉防堵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堵片的设计,在日常使用中能够随时清理进气口的大颗粒沉淀黏附的污染物,同时防堵片上的滤网进一步阻止了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检测空间内,对气体检测体造成破坏,延长了气体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固定柱1,所述固定柱1端面的中心设置有气体检测体2,气体检测体2外圈设置有第一壳体3,第一壳体3以气体检测体2为圆心成柱体设置在固定柱1端面上,第一壳体3上另一端设置有封盖31,封盖31上设置有出风口32,第一壳体3内部形成检测空间4。
在第一壳体3的外围设置有第二壳体5,第二壳体5以第一壳体3为圆心,通过端盖51和底板52与第一壳体3的外壁连接,形成进风空间6,其中端盖51上设置有进风口53,同时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5间的第一壳体3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进风空间6与检测空间4的通孔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施多德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施多德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33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扬声器T铁加工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蓝牙音箱防摔防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