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高温饱和水或者饱和蒸汽的储放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13385.6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7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程鹏然;李要伟;练纶;郭姣;孙元甲;郑明奇;刘敏杰;王孟晴;房永梅;李伊光;梁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8D20/00;B60P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石丹丹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高温 饱和 或者 蒸汽 放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高温饱和水或者饱和蒸汽的储放热装置,包括可移动装置和固定在可移动装置上的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多个接口,所述罐体内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水蒸气汇聚装置和饱和水或水蒸气分布装置,所述罐体为保温罐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储热能力强、储放热效率高、操作灵活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余热和余热锅炉的高温饱和水或饱和蒸汽的热量储存与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高温饱和水或者饱和蒸汽的储放热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与材料、信息构成现代化社会的三大支柱。能源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且是衡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家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保证稳定的能源供应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各个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
热能储存技术可用于解决热能供给和需求失配的矛盾,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它利用物理热的形式将暂时不用的余热或多余的热量储存于适当的介质中,在需要使用时再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释放出来,从而解决了由于时间或空间上用能与用热的不匹配和不均匀性所导致的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随着我国垃圾发电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单台垃圾炉处理量的迅速扩大,提高垃圾发电厂全厂热效率的课题已经越来越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我国从1988年到现在已经有了20年的垃圾发电运行经验,着眼我国未来的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次高温高压技术在我国大容量垃圾焚烧上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一般来说,燃气发电机组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热量用来做功发电,大约三分之一的热量通过烟气散失,三分之一左右的热量以冷却水或机油散热等形式散失。因此,在燃气发电机组运行的整个过程中,烟气余热占有极大比例,对烟气余热的合理利用将极大提高燃气机组的发电效率。余热锅炉是在垃圾填埋气燃气发电机组中,利用从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烟气热量的锅炉。燃气发电机组中的高温烟气经烟道输送至余热锅炉,经过锅炉内部换热装置,释放一定热量后的烟气经烟囱排入大气,烟气出口温度一般在150℃。烟气温度从高温降到排烟温度这一过程中所释放出的热量用来加热冷水或产生水蒸汽。但是垃圾填埋场及垃圾发电厂一般建设在比较偏远位置,集中生活供热和工业供热比较困难,基于高效相变储放热技术的新型热能利用方式也是解决该行业当前热能利用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专利201110213834.7公开了一种移动利用余热蒸汽的方法及供应蒸汽、热水的移动蓄热车,移动蓄热车除可以供应蒸汽外,还可以通过内置的盘管换热器供应不同温度的热水,克服了热水移动供热车只能单一供应热水的不足。该发明蒸汽蓄热器与载重汽车固定连接,且蒸汽蓄热器内部结构复杂,充入介质只能是蒸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高温饱和水或者饱和蒸汽的储放热装置,相比于传统热水或相变材料输运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储热能力强、储放热效率高、操作灵活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余热和余热锅炉的高温饱和水或饱和蒸汽的热量储存与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移动的高温饱和水或者饱和蒸汽的储放热装置,包括可移动装置和固定在可移动装置上的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多个接口,所述罐体内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水蒸气汇聚装置和饱和水或水蒸气分布装置,所述罐体为保温罐体。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为满足压力容器标准的圆形或椭圆形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内壁涂有厚度为0.05~0.3mm的有机或无机硅耐高温防腐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和接口的外部均包覆有厚度为50~150mm的硅酸铝或者泡沫玻璃砖耐高温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外部耐高温保温材料覆盖一层厚度为0.01~0.3mm的高分子聚合物防水聚合物膜,最外层包裹一层厚度为0.3~1.0mm的不锈钢、彩钢板、铝塑板或者镀锌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3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科内窥镜
- 下一篇:一种儿科呼吸道给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