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13937.3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6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3/04;E04G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包括顶板跟底板,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转动第一操作杆可以将夹板进行左右夹动,对不同顶板都有效果,在簧片的作用下,可将活动块通过穿孔,将第一圆管与第二圆管牢牢固定,螺杆在第三圆管内腔转动,使横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房门,横板底部左右两侧的限位机构限制了横板只能进行上下移动,而第一操作杆以及第二操作杆外侧边缘均套设有防滑套,使其防滑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梁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建筑业的发展已由大规模的新建时期转到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时期,一些原有建筑物,特别是城市综合体改造都面临着改造加固问题,我们知道,在房屋改造或者维修的过程中往往都需要对门梁或房梁进行支撑与固定,这样才能对门房进行建筑施工。
而施工人员所使用的支撑房梁的装置一般都是直接使用木杆进行支撑,不利于施工人员对不同房门进行支撑需要更换木杆或者重新制作木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大大降低,影响房屋改造或者维修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顶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顶端与顶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圆管底端与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外侧边缘套设有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内腔设有簧片,所述簧片左侧与相邻的第一圆管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簧片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第一圆管右侧开设有与活动块相互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二圆管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开设有若干个穿孔,所述活动块右端贯穿通孔和穿孔,并延伸至第二圆管右侧,所述第二圆管上套接有两个横板,两个所述横板为上下设置,两个所述横板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为左右设置,所述连接杆靠近第二圆管的一端插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两端均插接在相邻的横板上,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板顶部开设有与滑块相互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滑槽内腔,所述固定板底部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三圆管,所述第三圆管内腔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外侧边缘靠近底端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操作杆,所述底板顶部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螺杆底端与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限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顶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底部,两个所述活动杆底端均套设有与之相互匹配的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的右端为弧形设置,且弧形面朝向第二圆管。
进一步的,所述穿孔与活动块相互匹配,且若干个所述穿孔以第一圆管的为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状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管外侧边缘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操作杆,且第一操作杆外侧边缘套设有防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圆管内腔开设有与螺杆相互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杆通过内螺纹活动连接在第三圆管内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顶板、第一圆管、第二圆管、横板、转轴、连接杆、夹板、簧片、活动块和第一操作杆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转动第一操作杆可以将夹板进行左右夹动,对不同顶板都有效果,然后在簧片的作用下,可将活动块通过穿孔,将第一圆管与第二圆管牢牢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悦,未经李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3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收缩膜包装机的封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循环热收缩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