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热性能强的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13988.6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6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网泰科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陈长益 |
地址: | 518035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性能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热性能强的模块,属于强耐热性模块技术领域,包括模块外壳、储存器和芯片槽,储存器位于模块外壳上端左侧,且储存器与模块外壳固定连接,储存器右侧设有芯片槽,且芯片槽与模块外壳贯通连接,芯片槽右侧设有处理器,且处理器与模块外壳固定连接。该种耐热性能强的模块结构稳定,本装置在长时间工作下内部温度上升时,导热和散热及时,不会导致模块内部的电路或者结构造成损坏,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利于实际使用,且本装置内部的导热结构都不是单独工作,导热结构之间的连通性很好,对模块内部的导热性强,散热速度快,避免模块内部温度急促升高后,导热和散热的工作过慢,而影响模块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强耐热性模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耐热性能强的模块。
背景技术
电源模块是可以直接贴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源供应器,其特点是可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处理器、存储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及其他数字或模拟负载提供供电。一般来说,这类模块称为负载点(POL)电源供应系统或使用点电源供应系统(PUPS)。由于模块式结构的优点甚多,因此模块电源广泛用于交换设备、接入设备、移动通讯、微波通讯以及光传输、路由器等通信领域和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
然而现有的模块内部导热结构单一,模块在长时间工作下,内部温度上升,导热和散热不及时,导致模块内部的电路或者结构造成损坏,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不利于实际使用,且现有的模块内部的导热结构都是单独工作,导热结构之间的连通性不够,使得对模块内部的导热性不强,散热速度慢,导致模块内部温度急促升高后,导热和散热的工作欠佳,而影响模块的正常工作。
因此,需要在现有耐热性能强的模块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的模块内部导热结构单一,模块在长时间工作下,内部温度上升,导热和散热不及时,导致模块内部的电路或者结构造成损坏,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不利于实际使用,且现有的模块内部的导热结构都是单独工作,导热结构之间的连通性不够,使得对模块内部的导热性不强,散热速度慢,导致模块内部温度急促升高后,导热和散热的工作欠佳,而影响模块的正常工作,提供一种耐热性能强的模块,通过设置导热层、散热板、连接块和传热板,使本装置结构稳定,通过导热层和散热板,模块在长时间工作下内部温度上升时,导热和散热及时,不会导致模块内部的电路或者结构造成损坏,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利于实际使用,且本装置内部的导热结构都不是单独工作,导热结构之间的连通性很好,对模块内部的导热性强,散热速度快,避免模块内部温度急促升高后,导热和散热的工作过慢,而影响模块的正常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热性能强的模块,包括模块外壳、储存器和芯片槽,所述储存器位于模块外壳上端左侧,且储存器与模块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储存器右侧设有芯片槽,且芯片槽与模块外壳贯通连接,所述芯片槽右侧设有处理器,且处理器与模块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一侧设有芯片弹开器,且芯片弹开器与模块外壳贯通连接,所述模块外壳横切面前端设有安装接口,且安装接口与模块外壳贯通连接,所述模块外壳左侧设有通风板,且通风板与模块外壳贯通连接,所述模块外壳内侧中间设有导热层,且导热层与模块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层左右两端均设有散热板,且散热板与导热层镶嵌连接,所述导热层上侧左右两端均设有导热块,且导热块与导热层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层上侧中间均设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导热块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块上侧均设有导热柱,且导热柱与导热块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层左侧均设有导热插头,且导热插头与导热层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上侧均设有散热插口和传热板,且散热插口和传热板均与散热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共设有2个,且通风板均与散热板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热块共设有2个,且导热块以连接块为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导热插头呈矩形状,且导热插头均等距分布在导热层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网泰科网络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鑫网泰科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3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类非屏蔽数据跳线并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跳线连接的配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