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盏烧制窑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16123.5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9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蔡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龙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00;F27D11/00;F27D99/00;F27D7/06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邓贵琴;刘兆庆 |
地址: | 354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盏烧制窑炉,包括炉体、炉盖、内筒体及N个等边三角架。所述炉体呈圆形,所述炉体的内壁圆周阵列有N个第一加热棒,N≥3;所述炉盖封闭所述炉体;所述内筒体同轴设置在所述炉体中,所述内筒体的外壁上圆周阵列有N个第二加热棒,各第二加热棒位于相邻第一加热棒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并与所述相邻第一加热棒形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所述N个等边三角架,用于放置待烧制建盏,各所述等边三角架放置在各所述等边三角形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若干个小范围的等边三角形加热区域,使得该区域中的温度尽可能分布均匀,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烧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盏烧制窑炉。
背景技术
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回较厚;外壁往往答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盏的传统烧制方法是柴烧。柴烧首先体现在烧制成本高,即龙窑的建造和松木的烧制成本非常高;其次,体现在工艺复杂,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气温、气压、温度、湿度、加柴部位、局部窑温、还原气氛的分布不均、温度升降幅度等等),导致柴烧建盏“入窑一色,出窑万千”,成品率只有10%-15%。因此,柴烧建盏的价格居高不下。
电烧窑炉随之出现。电烧是在一个密闭的小箱里,通过单片机控制炉内的加热棒给建盏铁胎加热,其相对柴烧而言,温度可控,使得烧制工艺更加简易化,能大幅提高建盏的成品率,使得建盏的价格更亲民。
尽管电烧窑炉相较于柴烧窑炉,能实现更精确的温度控制,但其仍然存在可改进之处,主要体现在:现有电烧窑炉多仅仅在箱体的内壁上设置加热棒,烧制建盏时,其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仍然存在一定的温差,同时因为待烧制建盏的阻碍,箱体内部的热交换仍一定程度被阻碍,仍具备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盏烧制窑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盏烧制窑炉,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呈圆形,所述炉体的内壁圆周阵列有N个第一加热棒,N≥3;
炉盖,所述炉盖封闭所述炉体;
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同轴设置在所述炉体中,所述内筒体的外壁上圆周阵列有N个第二加热棒,各第二加热棒位于相邻第一加热棒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并与所述相邻第一加热棒形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N个等边三角架,用于放置待烧制建盏,各所述等边三角架放置在各所述等边三角形中。
优选地,所述等边三角架具有若干主层,各主层设有至少一子叠层,所述子叠层的面积小于所述主层的面积,所述等边三角架还具有一贯穿各主层与子叠层的通孔。
优选地,还包括喷火嘴,所述喷火嘴设置在所述内筒体的内腔底部,所述内筒体的筒身上设有若干气孔,所述气孔的开设高度高于所述喷火嘴的高度;所述炉体上设有烟囱,所述烟囱中设有可推拉的挡火板。
优选地,所述喷火嘴的顶端呈圆锥收缩状,所述喷火嘴的顶部设有顶出火孔,所述喷火嘴的圆周面上设有侧出火孔。
优选地,还包括油柴托盘,所述油柴托盘安装在所述内筒体中且位于所述喷火嘴的上方,所述炉盖上设有对应于所述油柴托盘的投柴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龙,未经蔡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6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在电梯上平层感应开关设备
- 下一篇:复合型水稻播种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