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槽电机绕组及其定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1973.4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8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唐斌松;金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鸣志电器(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18 | 分类号: | H02K3/18;H02K3/5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绕组 及其 定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槽电机绕组及其定子结构,包括电机绕组和定子铁芯,所述的电机绕组装配在定子铁芯上,所述的绕组包括绕组线圈,该绕组线圈上设有第一引出线和第二引出线,制作完成的绕组线圈与定子铁芯上的齿部配合安装,所述的定子铁芯的齿部设有用于固定绕组线圈的安装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过程简单,定子无需拼接工序,简化了整个定子组件的工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槽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槽电机绕组及其定子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有槽无刷直流电机,在电机设计小型化过程中,由于定子槽口的尺寸有限,定子绕组技术往往成为技术瓶颈。
实用新型专利JP4705723B2提出将定子做成分片式的绕组,先在单个齿上完成绕线,然后将多个定子拼接成圆。该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定子绕线困难,但是多个定子拼接成圆是工艺难点。
实用新型专利JP5033320B2将定子的齿与轭分离,优先在定子齿上绕线,完成绕线后将定子齿安装至定子轭上。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定子绕线困难,但是定子齿与定子轭的拼接仍是工艺难点。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都可以大幅提升绕线的效率,提升槽满率,但是在定子组件制作过程中都有不可避免的困难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有槽电机绕组及其定子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槽电机绕组,该绕组装配在定子铁芯上,所述的绕组包括绕组线圈,该绕组线圈上设有第一引出线和第二引出线,制作完成的绕组线圈与定子铁芯上的齿部配合安装,所述的定子铁芯的齿部设有用于固定绕组线圈的安装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绕组线圈的内孔与定子铁芯上的齿部配合安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齿部上的所述安装筋设有两个,并呈对称方式安装在相应的齿部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绕组线圈为采用自粘性的漆包扁线绕制而成的绕组线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安装筋与绕组线圈的交界面处通过胶水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结构,包括电机绕组和定子铁芯,所述的电机绕组装配在定子铁芯上,所述的绕组包括绕组线圈,该绕组线圈上设有第一引出线和第二引出线,制作完成的绕组线圈与定子铁芯上的齿部配合安装,所述的定子铁芯的齿部设有用于固定绕组线圈的安装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绕组线圈的内孔与定子铁芯上的齿部配合安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齿部上的所述安装筋设有两个,并呈对称方式安装在相应的齿部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绕组线圈为采用自粘性的漆包扁线绕制而成的绕组线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安装筋与绕组线圈的交界面处通过胶水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新的定子和绕组线圈的结构,有利于微形电机的定子绕线,以及定子槽满率的提升;
2)新的定子和绕组线圈的结构,绕组线圈通过安装筋固定在定子齿上,安装过程简单,定子无需拼接工序,简化了整个定子组件的工序;
3)绕组线圈采用扁铜线绕制,相对圆导线具有更高的槽满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绕组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子铁芯的冲片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鸣志电器(太仓)有限公司,未经鸣志电器(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19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发转子夹持工装
- 下一篇:一种木塑产品表面调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