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背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2236.6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5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李泽尧;杨轩;林建宏;颜家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H01L33/48;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黄海英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璧***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背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背板。显示背板,包括:一基板;设置在基板一侧的多个发光模块;各个发光模块包括:金属层,包括在基板的一侧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金属层;绝缘层,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一绝缘部分,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金属层之间的第二绝缘部分;导电通孔,贯穿第一绝缘部分设置;键合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键合部分,以及与第一金属键合部分连接的第二金属键合部分,第一金属键合部分设置在第一绝缘部分之上,且通过导电通孔与第一金属层连接,第二金属键合部分设置在第二绝缘部分之上;发光单元,设置在第二金属键合部分之上。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采用简易背板对较小尺寸的发光单元进行键合时,键合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背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背板。
背景技术
目前LED显示技术中,LED尺寸开发呈越来越小的趋势,由于背板厂或半导体厂工艺极限的限制,容易产生电极焊接区域不平整的现象,导致背板与LED的电极接触不良,金属层最小线距受到工艺极限限制,如果线距过小会出现短路风险。也即,相关技术中的简易背板与LED的电极接触时容易产生接触不良,且短路风险较高,难以满足较小尺寸LED的键合需求。
因此,如何开发用于提高小尺寸发光单元的键合效果的显示背板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背板,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显示背板对较小尺寸的发光单元进行键合时,键合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种显示背板,包括:一基板;设置在基板一侧的多个发光模块;各个发光模块包括:金属层,金属层包括在基板的一侧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金属层;绝缘层,绝缘层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一绝缘部分,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金属层之间的第二绝缘部分;导电通孔,导电通孔贯穿第一绝缘部分设置;键合金属层,键合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键合部分,以及与第一金属键合部分连接的第二金属键合部分,第一金属键合部分设置在第一绝缘部分之上,且通过导电通孔与第一金属层连接,第二金属键合部分设置在第二绝缘部分之上;发光单元,设置在第二金属键合部分之上。
上述显示背板,通过增大两个第一金属层之间的间距,在两个第一金属层之间的第二绝缘部分设置第二金属键合部分,并在第二金属键合部分之上设置发光单元。一方面,由于金属层间距增大,从而有效避免了金属层短路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由于第二金属键合部分下部不存在金属层以及导电通孔,不受金属层边缘段差及导电通孔的影响,可以提高第二金属键合部分的平整度。此外,由于键合金属层的设置不受金属层最小间距的限制,可以设置较大尺寸的键合金属层,在安装发光单元产生偏移的情况下可以达到良好的接触效果。
可选地,第一绝缘部分的上表面相对于基板的高度大于第二绝缘部分的上表面相对于基板的高度。
上述显示背板,第一绝缘部分和第二绝缘部分形成凹槽结构,其中,第二金属键合部分安装在第二绝缘部分上部,也即凹槽的内部,由于凹槽内部平整,第二金属键合部分成膜效果良好。
可选地,第二金属键合部分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发光单元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上述显示背板,第二金属键合部分的垂直投影至少与发光单元的电极的垂直投影重叠,也即,发光单元的电极安装在第二金属键合部分,由于第二金属键合部分表面平整,可以使得发光单元的电极与第二金属键合部分接触良好。
可选地,导电通孔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发光单元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可选地,导电通孔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发光单元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叠。
上述显示背板,发光单元的电极的尺寸小于第二金属键合部分的尺寸,但发光单元其他部分的尺寸可以不受第二金属键合部分的尺寸的限制,发光单元和导电通孔的垂直投影可以部分重叠,也可以完全不重叠,从而减小发光单元的电极之间的距离,从而进一步地减小发光单元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2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患者护理夹信息录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车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