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铸结晶器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2377.8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4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屈鱼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煜琨珑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晶器 冷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连铸结晶器冷却器,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机构,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进水机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器,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且位于散热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机构,所述第一进水机构的下表面且位于箱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冷却管。本实用新型,设有水平冷却器和竖直冷却器共同作用,使冷却时间更短,冷却范围更广,冷却效果更佳,采用耐高温金属管,有利于延长冷却管的使用寿命,且导热性能好,同时配合导热板,有利于热量的快速散出,避免温度过高使冷却管变形,有利于保护冷却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连铸结晶器冷却器。
背景技术
连铸机中结晶器冷却器的性能决定了连铸金属杆的组织结构。现有的结晶器冷却器结构采用铜板焊接成一个腔体,然后在腔体指定位置焊接上进水口和出水口,将冷却器通过紧配合固定在结晶器上,实现对结晶器的冷却。
现有的连铸结晶器冷却器,冷却时间较长,冷却效果较差,且冷却装置易损坏,不利于与结晶器的快速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连铸结晶器冷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连铸结晶器冷却器,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机构,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进水机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器,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且位于散热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机构,所述第一进水机构的下表面且位于箱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冷却管,所述第二进水机构的下表面且位于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直冷却管;
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工作台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出水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箱体的侧壁内部固定连接有结晶器放置腔,所述箱体侧壁与结晶器放置腔的连接处设有法兰盘,所述箱体的上内壁和前后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垫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进水机构和第二进水机构均由水泵、水垢过滤器和进水口构成,所述水泵的上表面与水垢过滤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垢过滤器的上表面与进水口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平冷却管远离第一进水机构的一端与第一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冷却管在结晶器放置腔的上下两侧呈U形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竖直冷却管远离第二进水机构的一端与第二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竖直冷却管在结晶器放置腔的前后两侧均匀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前后表面与散热器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与箱体外壁中间设有螺栓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出水管远离水平冷却管的一端与储水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远离竖直冷却管的一端与储水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储水箱的前表面设有开关阀门,所述水平冷却管与竖直冷却管均为耐高温金属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煜琨珑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煜琨珑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23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生产工艺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车床尾座顶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