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医治疗蒸药利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3220.7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6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姗;王胤;陈江;杨杭丽;徐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阳市卫生学校) |
主分类号: | B02C1/00 | 分类号: | B02C1/00;B02C23/00;B02C23/1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罗川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治疗 蒸药利敷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医治疗蒸药利敷装置,运用于医药设备技术领域,由壳体、入料部、出料部、搅拌碾碎部、蒸药部以及利敷袋成型部;所述入料部设于壳体的上顶位置,用于导入药料;所述搅拌碾碎部设于入料部下层位置的壳体内部,用于搅拌碾碎药料;所述蒸药部设于搅拌碾碎部下层位置的壳体内部,用于加热药料;所述利敷袋成型部设于蒸药部下层位置的壳体内部,用于形成含有药料的利敷袋;所述出料部设于壳体下底的侧壁位置,用于打开取出所述利敷袋,由医师选择并调配药料,直接制作利敷袋给患者携带回,患者仅需再次加热利敷袋并敷于指定身体部位即可,实现用药精准和便于患者敷药的效果,提升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为一种中医治疗蒸药利敷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对于“痛风”“酸肿”“跌伤”等,不乏有治疗贴进行治疗,而治疗贴常常为厂家批量生产,以用于指定的疗效,针对性差;
而去诊所、医院等由医师选择配调的药料,往往需要患者携带回自行蒸煮贴服,但患者对于药料的配比把握不准确、并且没有相关的敷药设施,常常导致患者不能很好的进行敷药过程,导致治疗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医治疗蒸药利敷装置,由医师选择并调配药料,直接制作利敷袋给患者携带回,患者仅需再次加热利敷袋并敷于指定身体部位即可,实现用药精准和便于患者敷药的效果,提升治疗效果。
本申请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中医治疗蒸药利敷装置,所述中医治疗蒸药利敷装置由壳体、入料部、出料部、搅拌碾碎部、蒸药部以及利敷袋成型部组成;
所述入料部设于壳体的上顶位置,用于导入药料;
所述搅拌碾碎部设于入料部下层位置的壳体内部,用于搅拌碾碎药料;
所述蒸药部设于搅拌碾碎部下层位置的壳体内部,用于加热药料;
所述利敷袋成型部设于蒸药部下层位置的壳体内部,用于形成含有药料的利敷袋;
所述出料部设于壳体下底的侧壁位置,用于打开取出所述利敷袋。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部包括上盖板、第一转轴、入料板和入料驱动电机;
所述上盖板设于壳体的上顶部,其一端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上盖板通过第一转轴进行打开与盖合的过程;
所述入料板呈凹陷形状,其凹陷底部开设有入料口;
所述入料板的板体上设有若干入料齿轮,若干所述入料齿轮逐个啮合连接,任一所述入料齿轮与入料驱动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碾碎部包括搅拌碾碎平台板、搅拌碾碎驱动电机、推动杆、推动板和药料过滤板;
所述搅拌碾碎平台板设于入料板对应下方的壳体内部;
所述搅拌碾碎驱动电机、推动杆、推动板均设于搅拌碾碎平台板一端位置上的壳体内侧壁,所述搅拌碾碎驱动电机驱动推动杆进行伸缩活动,所述推动板与推动杆连接,以带动推动板进行移动,且所述推动板上均匀布设有若干胶刺;
所述药料过滤板竖立固定于搅拌碾碎平台板上,所述药料过滤板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药料导出口,所述药料导出口与胶刺的数量与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搅拌碾碎平台板的另一端端部至所述药料过滤板位置呈斜坡,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构成倒药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蒸药部包括蒸药入口、蒸药出口、加热器和蒸药内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阳市卫生学校),未经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阳市卫生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3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七颗粒的制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绱袖子自动缝制夹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