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堤坝堵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4147.5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2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虎;张浦源;魏健佳;刘立佳;龚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张玲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堤坝 堵漏 装置 | ||
1.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堤坝坝体(1)的堤坝溃口(2)内的若干内部堵漏支架(3),相邻的两个内部堵漏支架(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堤坝坝体(1)的迎水面上设置有后补前盖板(4),堤坝坝体(1)的背水面上设置有后补后盖板(5),后补前盖板(4)、后补后盖板(5)分别覆盖堤坝溃口(2)位于堤坝坝体(1)迎水面、堤坝坝体(1)背水面上的开口;所述后补前盖板(4)、后补后盖板(5)分别与内部堵漏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堤坝溃口(2)的两个端面与内部堵漏支架(3)之间填充膨胀水泥;所述内部堵漏支架(3)为一个上部开口的金属网箱,内部堵漏支架(3)内填充有若干堵漏沙包(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堵漏支架(3)包括一个底板(31)和若干侧板(32),底板(31)和侧板(32)均为金属网板,底板(31)的每个侧边沿分别连接一个侧板(32),侧板(32)与底板(31)枢接;相邻的两个侧板(32)之间通过钢丝绑扎固定;相邻的两个内部堵漏支架(3)之间通过钢丝绑扎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堵漏支架(3)内设置有一个下部压板(33),下部压板(33)位于内部堵漏支架(3)内的底部并位于堵漏沙包(7)的下方;所述下部压板(33)上朝向内部堵漏支架(3)内部底端面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插杆(34),插杆(34)穿过内部堵漏支架(3)的底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堵漏支架(3)包括一个底板(31)和两个侧板(32),底板(31)为矩形网板,两个侧板(32)分别与底板(31)的两个平行的侧表面枢接;所述内部堵漏支架(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支架扩张杆(35),支架扩张杆(35)上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螺纹孔(36),支架扩张杆(35)上的螺纹孔(36)沿支架扩张杆(35)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所述侧板(32)的侧部设置有支撑螺杆(37),支撑螺杆(37)穿过支架扩张杆(35)上的螺纹孔(36)、侧板(32)的侧部并与支架扩张杆(35)、侧板(32)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补后盖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端部密封管(6),端部密封管(6)贴合于堤坝坝体(1)的背水面并且端部密封管(6)的长度延伸方向沿堤坝坝体(1)的坝顶至坝底设置;所述端部密封管(6)贴合于堤坝坝体(1)背水面的一侧开口设置,端部密封管(6)内填充有膨胀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密封管(6)内设置有浇筑管(8),浇筑管(8)的沿端部密封管(6)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浇筑管(8)上设置有若干浇筑口(9),浇筑口(9)在浇筑管(8)的长度延伸方向上均匀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补后盖板(5)与堤坝坝体(1)背水面之间间隔设置并设置有若干堵漏沙包(7),后补后盖板(5)与堤坝坝体(1)背水面之间的堵漏沙包(7)覆盖堤坝溃口(2)位于堤坝坝体(1)背水面的开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补后盖板(5)上设置有若干定位管(10),定位管(10)贴合于后补后盖板(5)的表面设置并与后补后盖板(5)固定焊接;所述定位管(10)内设置有固定地锚杆(11),固定地锚杆(11)穿过定位管(10)且端部与河道底面或者河岸地面锚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补后盖板(5)连接有后补支撑板(12),定位管(10)设置于后补后盖板(5)、后补支撑板(12)之间且与后补后盖板(5)、后补支撑板(12)固定焊接;所述后补支撑板(12)上连接有若干支架杆(13),支架杆(13)的一端与后补支撑板(12)铰接,支架杆(13)的另一端铰接有一个地脚板(14),地脚板(14)通过地锚与河岸地面锚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堤坝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补支撑板(12)与后补前盖板(4)之间设置有对拉杆(15),对拉杆(15)穿过后补支撑板(12)、后补后盖板(5)、后补前盖板(4)且两端分别与后补支撑板(12)、后补前盖板(4)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41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胎内衬层的生产系统
- 下一篇:鼻夹和具有其的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