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触点开关的弹簧机械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7562.6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5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侯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睿恩新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52 | 分类号: | E05B65/52;E05B15/10;E05B15/00;E05B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点 开关 弹簧 机械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带触点开关的弹簧机械锁,包括锁壳、锁芯、锁舌和弹簧,锁壳内设有L形腔体,锁芯和锁舌在腔体内配合,弹簧一端连接锁壳腔体内壁,弹簧另一端连接锁舌,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下部开设有一凹槽,凹槽一侧设有一缺口形成的台阶结构,锁芯顶部设有凸块与锁舌配合,弹簧机械锁一侧还设有触点开关,触点开关与锁芯配合:基于0位,反向旋转锁芯,至预设最大行程时,锁芯压到触点开关的按键,其优点在于:将机械锁的安全和弹簧锁的方便相结合,在旋转180度后,锁芯与触点开关接触,电源打开,能够提醒使用者锁好电池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带触点开关的弹簧机械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池盒的锁具一般有机械锁和弹簧锁两种形式,机械锁是通过锁芯转动带动锁舌伸缩,来控制锁闭,其优势在于结构简单、稳定、牢固,防盗性能好,但是机械锁在电池盒的应用中主要问题在于使用不方便,安装电池盒时需要双手操作,一手控制钥匙打开机械锁,另一手操作电池盒置于预设安装位置,再将机械锁锁闭。弹簧锁通过锁芯转动带动锁舌伸缩,同时锁舌在外力作用下也能进行收缩,并通过弹簧力复位,弹簧锁的优势在于操作方便,安装电池盒时只需单手操作,电池盒压住锁舌,锁舌在外力的作用下收缩,电池盒达到预设安装位置时,弹簧带动锁舌复位,将电池盒锁闭,但是弹簧锁也存在以下问题:1、防盗性能不好,弹簧锁锁舌在外力作用下易克服弹簧弹力缩回;2、锁闭性不好,电动车在行驶中会产生震动,震动会导致电池盒脱离锁舌。
中国专利201220010030.7公开了一种弹簧机械锁,锁舌的上端设置有卡簧,压杆的中端设置有可抵住腔体顶端内壁的上卡环,腔体的下端内壁设置有套住锁舌的下卡环,卡簧与上卡环之间设置有上弹簧,卡簧与下卡环之间设置有下弹簧,上弹簧和下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垫片,下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上弹簧的劲度系数。该专利通过上弹簧和下弹簧来控制启闭,该专利只是解决了机械锁的控制问题,并不能同时具备机械锁和弹簧锁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弹簧锁不够安全,机械锁操作不便的问题,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9450644上的延续,提供一种能够结合弹簧锁与机械锁优点的弹簧机械锁,并且应用在电池盒锁闭时,可以通过弹簧机械锁来控制电源通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带触点开关的弹簧机械锁,包括锁壳(1)、锁芯(2)、锁舌(3)和弹簧(5),锁壳(1)内设有L形腔体,锁芯(2)和锁舌(3)在腔体内配合,弹簧(5)一端连接锁壳腔体内壁,弹簧(5)另一端连接锁舌(3),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3)下部开设有一凹槽,凹槽一侧设有一缺口形成的台阶结构,所述锁芯(2)顶部设有凸块与锁舌(3)配合:0位时,锁芯(2)顶部凸块设置于锁舌(3)凹槽内,凸块对锁舌(3)没有限位,锁舌(3)在外力和弹簧复位力作用下进行伸缩;基于0位,正向旋转锁芯,锁芯(2)顶部凸块抵住锁舌(3)凹槽一侧的台阶结构,带动锁舌(3)向内位移,压缩弹簧,反之,在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带动锁舌(3)向外位移,此时为弹簧锁;基于0位,反向旋转锁芯,锁芯(2)顶部凸块从锁舌(3)凹槽另一侧旋转至锁舌(3)后部一端,对锁舌(3)进行限位,此时切换为机械锁,锁舌(3)在外力作用下,不可伸缩,所述弹簧机械锁一侧还设有触点开关,触点开关与锁芯配合:基于0位,反向旋转锁芯,至预设最大行程时,锁芯压到触点开关的按键。
优选地,锁芯上设有一槽口,弹簧滚珠紧钉螺丝安装在锁壳上,用于和锁芯上的槽口相配合。
优选地,锁芯基于0位正向旋转90°时,锁舌缩回行程达到最大值,弹簧滚珠紧钉螺丝弹出与锁芯上槽口配合,用于锁舌在弹簧锁状态的定位力。
优选地,锁芯基于0位反向旋转180°时,达到行程极限值,此时锁舌不可缩回,锁芯压到触点开关的按键。
优选地,锁壳上还设有锁舌定位螺丝和锁芯定位螺丝。
优选地,锁芯通过锁套安装在锁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睿恩新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睿恩新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7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镜头、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英连熔炉芯杆气压稳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