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睡眠监测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0194.0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7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习宜平;田雨洪;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5/08;A61B5/113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万振雄;罗蔓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临空经济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睡眠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健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睡眠监测带。睡眠监测带包括:带状主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温/压感变阻元件,至少一个温/压感变阻元件设置于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电路板,温/压感变阻元件通过导线与电路板连接,电路板上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温/压感变阻元件的电阻值,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通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监测用户的体温以及呼吸情况。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用户的体温和呼吸进行监测,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且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健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睡眠监测带。
背景技术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在睡眠时出现打鼾或打呼噜的情况,此时,人体鼻、咽喉部肌肉松弛、增大,挤压咽喉部气流通道,如果咽部结构将气道完全阻塞,气流完全无法进入肺部,此时就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由此可见,对人体睡眠时的呼吸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相关技术中的睡眠监测最准确的是医院用的多导睡眠监测仪,该睡眠监测仪需要在身上贴满传感器,体验感很差,此外去医院监测费用高且医院资源有限,不能够满足需求。
而家用版的睡眠监测仪多为非接触式雷达监测和基于压电效应的睡眠监测带,翻身等动作会影响到准确性,且现有的家用版睡眠监测仪无法对人体的体温进行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睡眠监测带,能够对用户的体温和呼吸进行监测,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且便于用户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睡眠监测带,包括:
带状主体,所述带状主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温/压感变阻元件,至少一个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
电路板,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通过导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的电阻值,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监测用户的体温以及呼吸情况。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睡眠监测带带状主体的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温/压感变阻元件,实际使用过程中,该温/压感变阻元件的电阻会发生变化,电路板上的数据采集模块能够对温/压感变阻元件的电阻值进行采集并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该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之后,可以对用户的体温以及呼吸情况进行监测。整个睡眠监测带的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且便于用户使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与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关于所述带状主体对称设置,使得第一表面的温/压感变阻元件与位于第二表面的温/压感变阻元件对称设置,能够避免测温和监测呼吸均使用电阻值的相互干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均具有4个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该4个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后构成惠斯通电桥,该4个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分别位于惠斯通电桥的四个电桥上。
无压力状态下,惠斯通电桥输出电压为0,有压力状态,温/压感变阻元件20的电阻发生变化,输出电压大小与电阻大小成线性关系,根据该线性关系,可以测得温/压感变阻元件受压力变化影响而发生的电阻变化。本实用新型中的相对称的两个温/压感变阻元件是互为补偿的压力应变计,两者与电路板连接时,使用时,相对称的两个温/压感变阻元件能够同时受到温度影响且变化量一致,并不会打破惠斯通电桥平衡,所以可以消除温度引起的电阻变化对于压力应变结果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0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缸工况下的热网疏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气动加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