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件表面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1123.2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4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王大磊;林鹏;吴河兵;陈宣宏;郁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9/04 | 分类号: | B05B9/04;B05B13/02;B23D79/00;B24B5/04;B24B5/35;B24B19/00;B24B41/06;B24B41/02;B24B49/12;B24B47/10;G01N21/8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陈小玲 |
地址: | 2018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表面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工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装置(10),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带动管材工件旋转;
处理装置(20),包括沿第一方向可往复滑动的第一运动机构(201)和用于对所述管材工件外表面进行处理的处理机构(21),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管材工件的轴线平行,所述处理机构(21)在所述第一运动机构(201)的带动下对准所述管材工件外表面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机构(11)和第二旋转机构(12),所述第一旋转机构(11)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2)相对设置,并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管材工件的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11)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2)相配合带动所述管材工件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11)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2)通过衬芯(14)连接,所述衬芯(14)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管材工件套接所述衬芯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11)包括第一驱动器(112)、连接头(11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112)和所述连接头(111)的运动转向机构;
第二旋转机构(12)包括第二驱动器(122)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器(122)的驱动端连接的夹头(121);所述衬芯(14)的两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头(111)和所述夹头(121)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2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可往复滑动的第二运动机构(202);
所述第二运动机构(202)设在所述第一运动机构(201)上且受所述第一运动机构(201)的滑动的带动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处理机构(21)设在所述第二运动机构(202)上且受所述第二运动机构(202)的滑动的带动而滑动。
6.如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10)还包括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131)以及可沿所述滑轨(131)的轨道方向滑动的滑动板,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2)设在所述滑动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包括自第一旋转机构(11)至第二旋转机构(12)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滑动板(132)和第二滑动板(136),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2)设在所述第一滑动板(132)或所述第二滑动板(136)上,所述第一滑动板(132)和所述第二滑动板(136)通过滑动机构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131)上;
所述第一滑动板(132)或所述第二滑动板(136)上设有拉进气缸(135),所述拉进气缸(135)通过活塞杆(134)与另一滑动板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上设有可将所述滑动板固定在所述滑轨(131)上的导轨锁紧器(133)。
9.如权利要求1-5和7-8任一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构(21)为喷头,所述喷头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连接管和喷嘴,所述连接管通过导管与注射泵连通;或
所述处理机构(21)为切割机构或打磨机构。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机构(202)上设有监测装置(24),所述监测装置(24)的镜头(242)对准所述管材工件外表面,用于监测套设在衬芯(14)上的管材工件外表面的处理情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24)通过转动机构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运动机构(202)上,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部(23)和转动部(29),所述监测装置(24)设在所述固定部(23)一端,所述固定部(23)另一端和所述转动部(29)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11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