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人脸识别的行速通道闸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2013.8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4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科松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G07C9/27;G07C9/10;E01F13/06;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识别 通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人脸识别的行速通道闸,涉及小区物业领域,包括第一闸箱和第二闸箱,所述第一闸箱和第二闸箱表面设有匚形支撑架,且匚形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和第一闸箱、第二闸箱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匚形支撑架顶部中心表面设有人脸识别组件,所述人脸识别组件包括固定架,且固定架和匚形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内部铰接有活动块,采用人脸识别组件,在小区住户处于高峰期时,比如下班时期或者晚间人流量比较大的时候,采用人脸识别组件和显示屏的同时使用,对来往的人同时两次人脸识别,保持精准度,特别在人流量大的时候,有较多的陌生人会跟着小区住户混进小区,尽管在人流量大的时候也可以避免有外人进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区物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人脸识别的行速通道闸。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行通道闸机系统越来越广泛,一些景点、小区、大厦、建筑工地等都有用到,但现有的系统大多是刷卡进出的系统。
中国专利号为CN201821602151.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通道解锁装置,包括通道闸机壳体、闸机杆体和设置在所述闸机壳体空腔内的电路板,闸机壳体上设有身份证阅读器、人脸识别一体机、指纹识别模块、控制模块、指示灯、显示屏、解锁模块、信息交互模块、信息登记模块、红外传感器;所述身份证阅读器通过人脸识别一体机连接于信息交互模块,所述信息交互模块电连接于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作用于解锁模块,解锁模块控制闸机杆体的开关。
在对小区处于人流量高峰期时,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速度慢,并且不能防止外人的进入,对外人的信息处理繁琐并且效率低,影响住户进入小区的速度,液耗费保安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行速通道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基于人脸识别的行速通道闸,包括第一闸箱和第二闸箱,所述第一闸箱和第二闸箱表面设有匚形支撑架,且匚形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和第一闸箱、第二闸箱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匚形支撑架顶部中心表面设有人脸识别组件,所述人脸识别组件包括固定架,且固定架和匚形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内部铰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表面设有转轴,且转轴和活动块活动连接,所述转轴顶部设有摄像头,且摄像头和转轴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闸箱和第二闸箱内侧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嵌于第一闸箱和第二闸箱内部,所述凹槽内部设有活动挡板,且活动挡板的端部和凹槽内部活动连接,且活动挡板和人脸摄像组件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闸箱表面边缘设有信息登记触摸屏,且信息登记触摸屏和第一闸箱表面固定连接,且信息登记触摸屏和人脸识别组件电性连接,所述信息登记触摸屏一侧设有刷卡磁片,且刷卡磁片固定安装在第一闸箱表面,且刷卡磁片和活动挡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闸箱内部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内部设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和气缸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顶部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顶部设有显示屏,且显示屏和活动挡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顶部设有密封盖,且密封盖和显示屏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闸箱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和密封盖完全嵌合。
优选的,远离所述信息登记触摸屏的第一闸箱的另一端设有开门按钮,且开关按钮和第一闸箱表面活动连接,且开关按钮和活动挡板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人脸识别组件,在小区住户处于高峰期时,比如下班时期或者晚间人流量比较大的时候,启动气缸,伸缩杆伸长,推动显示屏逐渐上升,配合人脸识别组件同时使用,对来往的人同时两次人脸识别,保持精准度,特别在人流量大的时候,有较多的陌生人会跟着小区住户混进小区,采用人脸识别组件和显示屏的同时使用,尽管在人流量大的时候也可以避免有外人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科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科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2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