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内固定牵引拉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2101.8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5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诸琳;陆思涵;刘婷婷;陈雨晨;顾爱林;徐心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6 | 分类号: | A61B17/66;A61B90/00;G01L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渠晨 |
地址: | 214026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固定 牵引 拉力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内固定牵引拉力器。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牵引砝码可能发生脱落坠地,给家属或者病人带来意外伤害的风险的问题以及将牵引砝码作为牵引力来源,并不能针对患者实际需要的牵引力做出最精确的调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内固定牵引拉力器包括床尾高度可调节的牵引床、牵引绳、牵引弓、克氏针、固定板、拉力调节装置、电子拉力计,所述床尾高度可调节的牵引床包括床板、床头支架、床尾支架,用拉力调节装置替代牵引砝码,通过所述螺杆在所述螺母中的的轴向移动以及所述液晶显示器显示的数据,医护人员只需轻松旋转所述旋杆可以按照医嘱缓慢且精确的改变施加在所述克氏针的拉力,提高了临床操作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内固定牵引拉力器。
背景技术
内固定术是用金属螺钉、钢板、髓内针、钢丝或骨板等物直接在断骨内或外面将断骨连接固定起来的手术。这种手术多用于骨折切开复位术及切骨术,以保持折端的复位。克氏针,一种骨科常用的内固定材料,其原规格一般固定在二十公分左右,直径在0.5-2毫米之间有不同的几种规格,用于固定短小骨折或撕脱骨折等应力不大的骨折固定,也常被用在骨科手术中临时骨折块的固定中。由于广泛应用,克氏针的最大直径逐渐增加到4毫米,配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锁钉来固定骨盆骨折、跟骨骨折等应急较大的骨折。牵引技术,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牵引装置,利用悬垂之重量为牵引力,身体重量为反牵引力,以缓解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及对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多用于四肢和脊柱。牵引疗法有骨牵引、皮肤牵引、布托牵引等。临床上,采用骨牵引内固定术的患者,对克氏针进行固定牵引时,通常采用牵引砝码作为悬垂之重量,但是,在加载或者改变重量的时候,牵引砝码可能发生脱落坠地,给家属或者病人带来意外伤害的风险,并且,由于牵引砝码为预先设定重量的物体,将牵引砝码作为牵引力来源,并不能针对患者实际需要的牵引力做出最精确的调整。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内固定牵引拉力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牵引砝码可能发生脱落坠地,给家属或者病人带来意外伤害的风险的问题以及将牵引砝码作为牵引力来源,并不能针对患者实际需要的牵引力做出最精确的调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内固定牵引拉力器。所述新型内固定牵引拉力器包括床尾高度可调节的牵引床、牵引绳、牵引弓、克氏针、固定板、拉力调节装置、电子拉力计,所述床尾高度可调节的牵引床包括床板、床头支架、床尾支架,所述固定板沿垂直于所述床板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床尾支架相连接,所述拉力调节装置包括螺杆和与所述螺杆配合的限位螺母,所述螺杆包括拉力调节端和牵引端,所述拉力调节端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板的方向穿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限位螺母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螺母纵向设置且与所述固定板的第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拉力调节端设置有旋杆,所述牵引端沿所述螺杆的直径方向延伸设置有限位片,所述电子拉力计包括连接端和拉力中心轴,所述电子拉力计的连接端与所述牵引端相连接,所述电子拉力计的拉力中心轴与所述牵引绳相连接,所述牵引弓包括弓型架以及两个平行设置于所述弓型架两端的牵引弓弓臂,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子拉力计的拉力中心轴以及所述弓型架相连接,所述两个平行设置于所述弓型架两端的牵引弓弓臂与所述克氏针的两端相连接。
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床尾支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四边形的高度调节插片,所述床尾支架上沿垂直于所述床板方向设置有自上至下的至少两个高度调节槽,所述高度调节插片与所述高度调节槽相匹配。
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槽的数量为2~5个。
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的,所述四边形高度调节插片沿所述床板宽度方向的长度为10cm~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四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2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遮光血氧传感器
- 下一篇:半导体离心旋转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