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物联网数据集成控制柜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2379.5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7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飞;郭东峰;尚游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元创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18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海博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高新区新飞大道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联网 数据 集成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业物联网数据集成控制柜,包括底架,底架上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柜体,柜体的左右两侧面开口,柜体的左右两侧面设有耳板,柜体端部的开口设有端板,端板通过螺栓与耳板连接,相邻两个柜体的开口相对,相邻两耳板通过螺栓连接,柜体的前侧面设有柜门,底架上设有中部方管,中部方管的下方连接加装方管,加装方管的上侧设有螺钉穿孔,中部方管和加装方管的下侧设有螺纹孔,螺钉穿过螺钉穿孔与螺纹孔连接,底板、柜体、中部方管、加装方管设有相对应的穿线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数据柜组合连接,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柜体的组合数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将柜体的空间连通,方便数据线的连通敷设,而不用穿设壳体实现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柜,特别是指一种工业物联网数据集成控制柜。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机及其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原有的纸介质文件已渐渐被硬盘、磁盘等所取代。而数据柜是大数据背景下,越来越广泛采用的一种数据存储方式。但是现有的数据柜多为独立、单一的结构,相邻两数据柜的空间并不相通,仅能通过数据线穿过壳体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连通,操作连接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业物联网数据集成控制柜,解决了现有数据柜独立、单一结构造成操作连接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业物联网数据集成控制柜,包括底架,底架上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柜体,柜体的左右两侧面开口,柜体的左右两侧面设有耳板,柜体端部的开口设有端板,端板通过螺栓与耳板连接,相邻两个柜体的开口相对,相邻两耳板通过螺栓连接,柜体的前侧面设有柜门,底架上设有中部方管,中部方管的下方连接加装方管,加装方管的上侧设有螺钉穿孔,中部方管和加装方管的下侧设有螺纹孔,螺钉穿过螺钉穿孔与螺纹孔连接,底板、柜体的下部、中部方管的上下部、加装方管的上下部设有相对应的穿线孔。
所述的底架为方管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
所述的底架上设有螺纹孔,相邻两底架之间设有连接板,螺钉穿过连接板与螺纹孔连接。
所述的底架与底板焊接连接。
所述的底板通过螺栓与柜体连接。
所述的柜体与耳板焊接连接。
所述的耳板位于柜体左右两侧面的四角位置。
所述的柜体通过合页与柜门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数据柜组合连接,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柜体的组合数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将柜体的空间连通,方便数据线的连通敷设,而不用穿设壳体实现连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中:1-底架,2-底板,3-柜体,4-耳板,5-端板,6-螺栓,7-柜门,8-中部方管,9-加装方管,10-穿线孔,11-螺钉,1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元创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元创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2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钮组件和家用电器
- 下一篇:一种超高频RFID芯片BLF时钟的实现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