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载带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3152.2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1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近峰创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30 | 分类号: | B29C51/30;B29C51/42;B29C51/08;B29C33/30;B29L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载带成型机,包括装置底板和弹簧杆,所述装置底板一端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贯穿至第一固定块内部的转轮,且转轮的外侧粘贴有橡胶垫,所述装置底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贯穿至装置底板内部的安装腔,且安装腔内部两端的两侧横向安装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外侧皆设置有卡杆,且卡杆的顶端安装有第四装置外壳。该改进型载带成型机,通过模具对卡杆进行挤压,同时通过卡杆带动第四装置外壳对安装腔内部的模具进行快速安装,同时通过固定螺栓对第二腔体内部的模具进行快速安装与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带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型载带成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小型电子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已经生产成型的电子元件进行封装,在封装的时候通常需要使用到保护封装成带,然后送到自动装配线上组装,这就需要有装载带成型机将这些小部件封装在不同规格塑料封装带中,这些载带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生产,传统的改进型载带成型机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1、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改进型载带成型机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对不同的模具进行安装与拆卸,使得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很好的对装置上的模具进行更换,使得成型的时候较为的麻烦;
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改进型载带成型机在使用的时候,由于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通过高温成型后,无法快速的进行使用,需要等载带冷却后才能进行使用,使得装置的使用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载带成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成型麻烦与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载带成型机,包括装置底板和弹簧杆,所述装置底板一端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贯穿至第一固定块内部的转轮,且转轮的外侧粘贴有橡胶垫,所述装置底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贯穿至装置底板内部的安装腔,且安装腔内部两端的两侧横向安装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外侧皆设置有卡杆,且卡杆的顶端安装有第四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底板顶端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三固定块,且第三固定块一侧的中间位置处皆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气缸,且气缸底端安装有贯穿固定板的第一装置外壳,所述第一装置外壳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加热管,且第二加热管底端第一装置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装置外壳两端两侧皆设置有贯穿至第二腔体内部的固定螺栓,所述第一装置外壳远离第一固定块一端装置底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装置外壳,且第二装置外壳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二装置外壳远离第一装置外壳一端皆设置有贯穿至第二装置外壳内部的第一集尘盒,且第一集尘盒内部靠近第一固定块一端的顶端铰接有第二挡板,所述装置底板底端远离第一固定块一端安装有贯穿至装置底板顶端的第三装置外壳,且第三装置外壳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三装置外壳底端设置有贯穿至第三装置外壳内部的第二集尘盒,且第二集尘盒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第二集尘盒顶端第三装置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三装置外壳靠近第一固定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一端装置底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固定块底端装置底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端四角位置处皆开设贯穿固定板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顶端皆设置有贯穿第一通孔与第一装置外壳顶端相连接的第一导杆。
优选的,所述第四装置外壳的内部皆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的一端安装有气囊。
优选的,所述第四装置外壳内部的顶端与底端皆开设有第一腔体,且第一腔体内部的一端皆安装有弹簧杆。
优选的,所述弹簧杆远离卡杆一端皆安装有贯穿第四装置外壳的顶杆,且顶杆远离弹簧杆的一端铰接有防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近峰创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近峰创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31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套筒型工件的多工位淬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工原料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