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上料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3448.4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6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金晓铭;王长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兆利高新路面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113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凝土 生产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上料搅拌装置,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所述混凝土搅拌机一侧设有刮板输送机,且刮板输送机的输送筒上设有相连通的进料筒,并且进料筒内穿插有进料斗的下半段。该沥青混凝土生产上料搅拌装置设有进料斗,进料斗能在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搅拌工作的过程中对准备进行搅拌工作的沥青混凝土的混合基材进行临时储存作用,为搅拌工作提供了准备条件,让搅拌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且该装置设有接触传感器和蜂鸣器,进料斗随着投料工作增重下降而触发接触传感器促使蜂鸣器发出警示音,让混凝土搅拌机内的沥青混凝土的混合基材的搅拌量得以合理控制,让其搅拌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上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就是将各种规格的骨料、粘结剂和填料按一定比列混合形成沥青混合料,经成型后所形成的混凝土板块。现有的沥青混凝土搅拌机用于把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的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成沥青混凝土,满足生产应用。
专利号为CN201820379650.5的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上料搅拌装置,在搅拌的同时能够清理搅拌筒内壁,防止材料粘附在内壁,但是该装置没有对沥青混凝土的上料方式进行改进,沥青混凝土的上料工作与搅拌工作一般都是顺序进行的,此种情况会使沥青混凝土生产的效率得不到提高,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上料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沥青混凝土搅拌工作中的上料方式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上料搅拌装置,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所述混凝土搅拌机一侧设有刮板输送机,且刮板输送机的输送筒上设有相连通的进料筒,并且进料筒内穿插有进料斗的下半段,所述刮板输送机的输送筒通过不同高度的第二支撑杆倾斜固定,所述进料筒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侧端和上端分别固定有蜂鸣器和接触传感器,并且接触传感器和蜂鸣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进料斗外壁固定有固定块,且固定块设置有2个,并且固定块和进料筒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刮板输送机的输送筒设置为带开口的矩形结构,且其开口处通过连接筒与混凝土搅拌机的进料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上端设有封闭其进料口的活动板,且活动板设置为2 个,所述活动板通过转轴与第二固定块相连接,且第二固定块固定在进料斗内壁。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下半段外壁与进料筒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一侧面设置为弧形面,且活动板下端通过弯曲状的第二弹簧与进料筒顶端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沥青混凝土生产上料搅拌装置设有进料斗,进料斗能在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搅拌工作的过程中对准备进行搅拌工作的沥青混凝土的混合基材进行临时储存作用,为搅拌工作提供了准备条件,让搅拌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且该装置设有接触传感器和蜂鸣器,进料斗随着投料工作增重下降而触发接触传感器促使蜂鸣器发出警示音,让混凝土搅拌机内的沥青混凝土的混合基材的搅拌量得以合理控制,让其搅拌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上料搅拌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上料搅拌装置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上料搅拌装置图1中B处放大图。
图中:1、混凝土搅拌机,2、刮板输送机,3、进料斗,4、进料筒,5、活动板,6、连接筒,7、第二支撑杆,8、第一支撑杆,9、接触传感器,10、蜂鸣器,11、第一固定块,12、第一弹簧,13、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兆利高新路面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兆利高新路面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34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