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4958.3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61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利军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6/00;B01D46/24;B01D47/06;B08B15/00;A47L7/00;A47L9/12;A47L9/02;A47L9/00;A47L9/28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李恒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环保技术领域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包括箱体、除尘装置和除尘水箱,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有四组万向轮,所述底板一侧设有扶手呈倾斜状焊接在底板顶部,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贯穿设有粉尘浓度检测仪,所述箱体内腔于底板顶面依次设有两组除尘装置、除尘水箱和储水箱,两组所述除尘装置沿着底板的中心轴线对称安装在底板的上端面,两组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吸尘风机、进风管一、出风管一、进风管二和出风管二,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建筑工地的除尘和加湿功能,具有劳动强度小、除尘效果好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能够辅助提高工作效率,技术方案简单,从设计和生产角度看具有较好的前景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各种建筑工地不断增加,这给周围环境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粉尘污染,粉尘污染是被别的事物而起,它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灰尘来源于工业排放物、燃烧烟尘、土壤扬尘等,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所以人们特别讨厌它,灰尘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在现如今的建筑工地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无法避免的会使空气中灰尘含量增高,对工作人员身体有较大伤害。
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175013.2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专用除尘保湿装置,该装置在除尘的时候只能采用底部喷水和吸盘设有过滤吸尘通道的清理方式,对于漂浮在空气中的灰尘没有进行有效的加湿降燥,对于囤积在墙面上的粉尘也没有办法有效清理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空气中漂浮的粉尘喷湿和墙面上囤积的粉尘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包括箱体、除尘装置和除尘水箱,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有四组万向轮,所述底板一侧设有扶手呈倾斜状焊接在底板顶部,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贯穿设有粉尘浓度检测仪,所述箱体内腔于底板顶面依次设有两组除尘装置、除尘水箱和储水箱,两组所述除尘装置沿着底板的中心轴线对称安装在底板的上端面,两组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吸尘风机、进风管一、出风管一、进风管二和出风管二,两组所述除尘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底板的上端面,所述进风管一的一端与除尘装置的进风口一相连接,进风管一的另一端贯穿底板与吸盘的上端相连接,所述进风管二的一端与另一组除尘装置的进风口二相连接,进风管二的另一端贯穿箱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出风管一的一端连接除尘装置的出风口,出风管一的另一端连接除尘水箱,所述出风管二的一端连接另一组除尘装置的出风口,出风管二另一端连接除尘水箱,所述除尘水箱的另一侧设有储水箱。
优选的,所述除尘水箱两侧分被设有接入孔连接出风管一和出风管二,所述除尘水箱顶部贯穿箱体设有除尘水箱进水口,所述除尘水箱进水口活动连接除尘水箱盖子,所述除尘水箱进水口开口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除尘水箱盖子内壁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除尘水箱下端一侧贯穿箱体设有除尘水箱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顶部贯穿箱体设有储水箱进水口,所述储水箱进水口活动连接储水箱盖子,所述储水箱进水口开口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储水箱盖子内壁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储水箱下端一侧贯穿箱体设有储水箱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包括两组高压水泵、出水管和水枪喷头,两组所述高压水泵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储水箱两侧于底板上端面,所述储水箱两侧分被设有两组出水管连接高压水泵贯穿箱体设有两组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箱体两侧分别设有储水箱的出水口,其中一侧平行设有除尘装置的进风口,所述两组出水口与进风口上方分别设有水管储存箱和进风管存储箱,所述水管储存箱和进风管存储箱上方分别设有水枪喷头和除尘吸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利军,未经杨利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49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脊背板及书包
- 下一篇:一种风动式刀头夹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