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新封闭式隔物灸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5485.9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8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邹小雪;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健斋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青***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新 封闭式 隔物灸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新封闭式隔物灸具,包括艾灸盒、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艾灸盒上的盒盖及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艾灸盒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金属材质的用于放置隔垫药物的置药格栅,所述艾灸盒的顶部为开口设计,所述盒盖上设置有可调式出风口,所述底座侧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艾灸盒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环形艾柱的艾柱吊篮,所述环形艾柱悬设在所述置药格栅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解决温度可控问题,提高了疗效与工作效率,通过设定进风口面积,调节出风口面积大小方式,调控系统腔体内温度,达到隔垫药物温度恒定与舒适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疗效。格栅特有的结构,达到了锁存药物,均衡热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全新封闭式隔物灸具。
背景技术
隔物灸是中医传统的一种灸疗方法。过去的隔物灸基本上没有用到工具,将隔垫药物姜、蒜等切成片,放在人体,然后将艾绒做成艾柱,直接放在隔垫物上。这种灸疗,一是艾柱燃时间短,要灸长一点的时间,需要人工不断更换艾柱,劳动效率低下,人工成本昂贵,其次是温度无法掌控,经常出现灼烧,导致被灸人情绪紧张,影响了疗效。近年来,人们在实践中发明了一些工具,对隔物灸具做了一些改善,有代表性的是竹筒灸具。将竹一端用纱布兜底,将隔垫药物粉碎成渣泥放入筒内,然后在渣泥上铺放艾绒。最后将竹筒整体放置人体,点燃艾绒,敞开式燃烧。这类方法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艾绒不能一次性放太多,否则火焰太旺导致温度过高,因此还需施灸人员不停地观察艾绒燃烧情况,不停地添加艾绒,消耗人力成本,其次这种方式仍然不能掌控隔垫物的温度,有时温度过高,需要施灸人员在人体与隔垫物之间增加纱布类其它隔温材料来降低温度,这样也会影响疗效。根据最新灸疗技术的热敏灸理论,决定灸的疗效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找到热敏腧穴,其次是施灸时激发感传,而温和的灸感与被灸人员的愉悦放松情绪非常关键。因此我们抓住提高疗效与提高效率两点对灸具进行了全新的变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新封闭式隔物灸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新封闭式隔物灸具,包括艾灸盒、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艾灸盒上的盒盖及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艾灸盒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金属材质的用于放置隔垫药物的置药格栅,所述艾灸盒的顶部为开口设计,所述盒盖上设置有可调式出风口,所述底座侧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艾灸盒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环形艾柱的艾柱吊篮,所述环形艾柱悬设在所述置药格栅的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置药格栅为导热良好的铝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封闭式热力平衡系统结构设计,而非传统敞开式,解决温度可控问题,提高了疗效与工作效率。艾柱悬空燃烧,通过红外辐射方式加热,而非传统将艾绒放置到隔垫药物表面燃烧方式加热。选用合适长度的艾条,可以完成常规一次灸疗需要50分钟的时长要求,中途不需要更换灸材,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定进风口面积,调节出风口面积大小方式,调控系统腔体内温度,达到隔垫药物温度恒定与舒适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疗效。格栅特有的方格结构及选材,达到了锁存药物,均衡热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新封闭式隔物灸具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艾灸盒,2、盒盖,3、置药格栅,4、可调式出风口,5、进风口,6、艾柱吊篮,7、环形艾柱,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健斋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健斋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54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