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频WiFi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5593.6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3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秦楠;高照;熊运自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52;H01Q1/00;H01Q1/38;H01Q1/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频 wifi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的双频WiFi天线,通过设置地板及WiFi天线,由于两个辐射振子对均是印制在地板上,用户可以在地板上搭建RF线路与WiFi天线连接,使得其成为无线WiFi模组,由于WiFi天线与地板为一体成型结构,相比于板载天线或者外拉天线,其数据吞吐量更加好;此外,由于两个辐射振子对之间设置有地面,且地面的数量有两个,能够大大提高双频WiFi天线的隔离度,防止两个辐射振子对在收发信号时相互干扰;再者,由于馈入辐射振子呈镰刀状,能够大大改善双频WiFi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和辐射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频WiFi天线。
背景技术
互联网技术发展至今,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兴起,WiFi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当今时代是无线通讯时代,人们对WiFi的需求是越来越大,同时也对WiFi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无线设备都内置有无线 WiFi模组,无线WiFi模组是让无线设备具备收发无线信号能力的重要部件,无线WiFi模组内都会设置有WiFi天线,WiFi天线的性能对于无线设备的信号收发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对于现有的WiFi天线,其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现有的WiFi天线,由于多数还是板载天线或者外拉天线的方式安装到无线WiFi模组内,上述这两种方式,都是需要利用锡膏把WiFi天线安装到无线WiFi模组内,因此,锡膏的用量会成为影响WiFi天线性能的重要指标,若锡膏用量少,可能会造成WiFi天线的“虚焊”,即WiFi天线与无线WiFi模组的连接稳定性低,进而影响WiFi天线的吞吐量;
第二,现有的WiFi天线,其隔离度、电压驻波比以及辐射功率这几项参数都有待商榷,为了尽可能提升无线WiFi模组的信号收发性能,无线WiFi模组都会安装两个WiFi天线,但由于两个WiFi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不足,导致彼此相互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数据吞吐量好的,相邻两个辐射振子对之间的隔离度高的,彼此之间不会相互影响的,电压驻波比和辐射功率均较佳的双频WiFi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频WiFi天线,包括:
地板,所述地板为双层结构,所述地板于两侧面位置处上均设置有地面,所述地板上开设有若干过孔,两个所述地面通过各所述过孔连接;及
WiFi天线,所述WiFi天线包括两个辐射振子对,在一个所述辐射振子对中,所述辐射振子对包括馈入辐射振子和接地辐射振子,所述馈入辐射振子呈镰刀状,所述馈入辐射振子包括馈入分支、馈电脚和馈地脚,所述馈入分支、所述馈电脚和所述馈地脚分别印制所述地板的一侧面上,所述馈电脚与所述馈入分支连接,所述馈地脚分别与所述馈入分支和位于所述地板一侧面的所述地面连接,所述接地辐射振子印制于所述地板的一侧面上,所述接地辐射振子与位于地板一侧面的所述地面连接,且所述接地辐射振子与所述馈入分支耦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辐射振子对以所述地板的中心轴线呈轴对称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馈电脚与所述馈入分支的连接位置处上设置有第一倒角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辐射振子远离位于一侧面的所述地面的端部位置处上设置有第二倒角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位于地板一侧面的所述地面的面积大于位于地板另一侧面的所述地面的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馈入分支的高度为13.4mm,所述馈电脚的高度为0.5mm,所述馈地脚的高度为12.9mm,所述接地辐射振子的高度为1.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地板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各所述定位孔以所述地板的中心轴线呈轴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5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