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土工程单侧隔离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9621.1 | 申请日: | 202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9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天均;田美霞;田瑞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建城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重庆卓汇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土 工程 隔离 基坑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单侧隔离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板,膨胀土钉和锚杆,所述膨胀土钉包括四片叶片,所述叶片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阻管,所述叶片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土刺,四片所述叶片内腔设有圆球,所述圆球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力索,且拉力索贯穿阻管的内腔,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护结构技术领域。该岩土工程单侧隔离基坑支护结构,利用叶片扩裂和土刺对基坑侧壁土层产生挤压力与固定阻力,通过拉力索右端连接的第一螺杆贯穿支护板底部并通过第一螺帽固定,利用锚杆固定在上部土层,再通过拉杆连接锚杆的中部与支护杆的上部,降低基坑内部施工空间的浪费,且结构安装简单,可以循环利用,降低基坑支护工程造价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土工程单侧隔离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结构体系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即挡土结构和降水止水体系。桩、墙式支护结构常采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柱列式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根据土质条件及基坑规模,可以设计成悬臂式、内支撑式或锚拉式。重力式支护结构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挡墙、土钉墙等。当支护结构不能起到止水作用时,可同时设置止水帷幕或采用坑外降水,以达到控制地下水的目的,使基坑土方工程可在干作业条件下开挖。
现有的由于基坑支护工程造价高,开工数量多,是各施工单位争夺的重点,又由于技术复杂,涉及范围广,变化因素多,事故频繁,又因是临时性工程,一般不愿投入较多资金,可是一旦出现事故,处理十分困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往往十分严重,而且部分支护结构采用基坑内部横梁支撑和斜支撑,大大减少了施工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单侧隔离基坑支护结构,解决了基坑支护工程造价高、事故频发和施工空间占用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岩土工程单侧隔离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板,膨胀土钉和锚杆,所述膨胀土钉包括四片叶片,所述叶片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阻管,所述叶片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土刺,四片所述叶片内腔设有圆球,所述圆球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力索,且拉力索贯穿阻管的内腔,所述拉力索的左部固定套设有阻环,且阻环位于阻管的右部,所述拉力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旋连接有第一螺帽。
优选的,所述锚杆包括U型定位叉,所述U型定位叉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隔离支杆,所述隔离支杆开设有两个圆孔,所述隔离支杆的底部套设有拉力环,所述拉力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螺旋连接有第二螺帽。
优选的,所述隔离支杆的左侧通过螺钉贯穿圆孔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两侧设置有卡位口。
优选的,所述隔离板为PE聚乙烯材质,隔离板右侧且与螺钉连接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金属螺帽。
优选的,所述支护板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一个拉杆孔和两个拉索孔,且第二螺杆和第一螺杆分别贯穿拉杆孔和拉索孔。
优选的,所述支护板左部设有隔网,所述隔网左侧设有防水布。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单侧隔离基坑支护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建城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重庆卓汇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建城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重庆卓汇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9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排水管道连接装置
- 下一篇:快速卸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