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电缆同轴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0473.5 | 申请日: | 202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6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佳汶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500 广东省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同轴 对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电缆同轴对接装置,包括对接器、活动滚轮和焊接推杆,活动滚轮分别转动连接于对接器下端的左右两侧,焊接推杆分别焊接于对接器的左右两端,对接器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电缆进口,对接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管口,且固定管口均位于电缆进口的一端,固定管口的表面均设有转动盘。该种大电缆同轴对接装置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调节电缆的对接速率,可使两头的电缆能缓慢的调试对接,避免了人力的抬动而使电缆的对接精度失准的问题,并且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在实际的电缆对接过程中,可避免使电缆造成一定程度的起翘,提升了电缆的对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电缆同轴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线缆器具,其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而电缆在日常安装时需要进行对接,以满足足够长的使用需求。
现有的大电缆同轴对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只是单一的将电缆进行人工推进后再使电缆需要对接的接口端靠近进行对接,而大电缆的重量较重,在此情况下,会使电缆造成偏侧,易使电缆的对接精度失准,并且现有的大电缆同轴对接装置在将电缆进行对接的过程中,无法将电缆进行固定,进而会使电缆造成一定程度的起翘,易使电缆的接口折裂,降低了电缆对接质量。
因此,需要在现有大电缆同轴对接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电缆同轴对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大电缆同轴对接装置,包括对接器、活动滚轮和焊接推杆,所述活动滚轮分别转动连接于对接器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焊接推杆分别焊接于对接器的左右两端,所述对接器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电缆进口,所述对接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管口,且固定管口均位于电缆进口的一端,所述固定管口的表面均设有转动盘,所述对接器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均匀分布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顶部分别与对接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均设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分别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均匀转动连接有传输滚轴,所述对接器内侧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穿插内管,且穿插内管的上下两端边缘分别与传输滚轴贴合连接,并且穿插内管的一端均与电缆进口贯穿连接,所述穿插内管的端面分别均匀分布有螺杆,且螺杆均与穿插内管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的背端分别均匀分布有插杆,且插杆的一端均与转动盘焊接设置,所述电缆进口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分别与电缆进口点焊连接,所述固定板一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弹簧杆,且弹簧杆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杆的一端均设有压板,且压板的一端分别与弹簧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一侧的弹簧杆的数量均为2个,且2个弹簧杆的高度均相差3.3cm。
优选的,所述压板均呈倾斜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插杆分别与螺杆螺旋嵌套连接,且插杆和螺杆的数量均为4个。
优选的,所述左右两端的穿插内管之间相距10cm,且传输滚轴分别为横向等距排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穿插内管分别位于固定管口的内侧,且均匀分布的传输滚轴底部分别与固定管口贯通连接。
有益效果:
(1)该种大电缆同轴对接装置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调节电缆的对接速率,可使两头的电缆能缓慢的调试对接,避免了人力的抬动而使电缆的对接精度失准的问题,并且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在实际的电缆对接过程中,可避免使电缆造成一定程度的起翘,提升了电缆的对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佳汶,未经陈佳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0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医用纱布装置
- 下一篇:连接部件及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