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流道槽专用成型刀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1066.6 | 申请日: | 202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4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正宏源数控刀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2 | 分类号: | B23C5/02;B23C5/12 |
代理公司: | 深圳知帮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82 | 代理人: | 颜为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流道槽 专用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流道槽专用成型刀,包括刀柄和刀刃,所述刀刃设置于刀柄下方,所述刀刃成渐缩状,所述刀刃靠近刀柄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收缩,所述刀刃远离刀柄一端为平坦面,所述刀刃下端边缘设有设有圆角。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流道槽专用成型刀,能够对流道槽加工进行一次成型的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流道槽专用成型刀。
背景技术
在塑胶模具的设计,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每一套模具都会设计有流道槽这一个工能组件。而且每一个流道槽都是设计成V字形结构,在V字形的底部用圆角相联接和V字形底部增加平坦面,在V字形斜坡面和平坦面相联接处设计有圆角这两种形状。
目前市面上所流道使用的五金刃具有以下3种:第一种平底铣刀,如图1所示;第二种球头铣刀,如图2所示;第三种圆角铣刀,如图3所示。因为流道槽的结构有斜坡面,底部平坦面,斜坡面和底部平坦面相连接处的圆角相组成。所以上三种品类的刃具,在加工过程中,因为流道槽底部宽度会随着深度的变化,而逐步变小。往往还得先选用直径用相对大一点刀具将口部粗加工完成后再换小直径刀具进行换刀接刀加工。这样的加工方式加工出来的流道槽因为分层和换刀接刀等工艺的存在。加工时间通长比较久,生产效率低,且加工出来的流道槽表面经常会有接刀痕和分层加工过程中留下的刀痕,表面光洁度差,会在模具的工作过程中阻碍产品脱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流道槽专用成型刀,能够对流道槽加工进行一次成型的刀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模具流道槽专用成型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具流道槽专用成型刀,包括刀柄和刀刃,所述刀刃设置于刀柄下方,所述刀刃成渐缩状,所述刀刃靠近刀柄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收缩,所述刀刃远离刀柄一端为平坦面,所述刀刃下端边缘设有设有圆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刃侧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15°。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刃下端边缘圆角的半径范围为R1-R2.5。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刃和刀柄均采用钨钢材料制成,所述刀刃和刀柄一体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刃的长度小于刀柄直径的1.2倍。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模具流道槽专用成型刀的有益效果是:在对模具的流道槽进行加工时,将刀柄固定于机床上,刀柄下方的刀刃成渐缩状,且刀刃靠近刀柄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收缩,刀刃在对模具表面向下运动时,逐渐先形成宽度较小的流道槽,再逐渐向下加工过程中,将流道槽上端的宽度逐步扩大,而流道槽下端与刀刃底部接触,从而保持较小的宽度,从而使模具表面的流道槽逐渐加工形成V字形结构,减少了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换刀的操作,同时也避免了流道槽表面出现接刀痕和分层加工的痕迹。并且将刀刃下端边缘设有设有圆角,也便于对流道槽的表面进行光滑的加工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平底铣刀的加工示意图;
图2是现有球头铣刀的加工示意图;
图3是现有圆角铣刀的加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模具流道槽专用成型刀的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具流道槽专用成型刀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4和图5,一种模具流道槽专用成型刀,包括刀柄10和刀刃11,刀刃11设置于刀柄10下方,刀刃11成渐缩状,刀刃11靠近刀柄10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收缩,刀刃11远离刀柄10一端为平坦面,刀刃11下端边缘设有设有圆角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正宏源数控刀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正宏源数控刀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1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隧道入口防撞护栏
- 下一篇:一种金属切割打磨铸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