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天线及其馈源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2904.1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8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昱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14 | 分类号: | H01Q15/14;H01Q19/10;H01Q1/40;H01Q1/00;H01Q1/52;H01Q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灵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2 | 代理人: | 朱玲 |
地址: | 71001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天线 及其 馈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波天线及其馈源。包括反射面板(1)、馈源(2);所述馈源(2)包括副反射面(3)、介质块(4)、波导管(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改进了高功率反射阵微波天线,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功率微波天线抗干扰能力强,功率容量高、体积小、性能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波天线及其馈源。
背景技术
伴随着现代无线通讯、通信相关行业的发展,微波通信器件类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微波天线是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馈源是整个微波天线的核心。随着高功率的微波技术逐渐走到应用前线,高功率的微波天线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作为高功率的微波反射天线的核心,其形状、体积、功率容量、增益效率、频带宽度、稳定性等方面面临挑战。针对现有技术中前馈式天线带宽较窄,后馈式微波天线效率不高、组装不便、稳定性较差等缺陷,优化结构设计和使用新型材料,改进了高功率反射阵微波天线,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功率微波天线抗干扰能力强,功率容量高、体积小、性能优等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微波天线及其馈源,改进高功率反射阵微波天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功率微波天线抗干扰能力强,功率容量高、体积小、性能优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微波天线的馈源,包括:
副反射面,所述副反射面为内弧面形;
介质块,所述介质块设置有上层谐振腔、下层谐振腔、过膜同轴波导内导体;所述上层谐振腔位于所述下层谐振腔的上端,所述过膜同轴波导内导体设置在所述下层谐振腔的内部下端;所述上层谐振腔、下层谐振腔、过膜同轴波导内导体为同轴设计;
波导管,所述波导管为圆波导管;
所述介质块位于所述波导管的上端,且与波导管相匹配,并与波导管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副反射面位于所述介质块上端,且通过三根支架固定在介质块上端,所述副反射面的内内弧面形朝向介质块。
所述的上层谐振腔的体积比下层谐振腔大,所述上层谐振腔的上端口为广口设计;所述介质块所有的连接面为光滑的弧面。
所述上层谐振腔、下层谐振腔内壁为具有一定介电常数的陶瓷或纳米涂层。
一种微波天线,包括馈源以及反射面板,所述馈源通过波导管与反射面板相连接,且位于反射面板正中央。
所述反射面板为内弧面设计,与副反射面相配合,反射面板反射的电磁波聚焦副反射面上,经过内弧面形的副反射面再次聚焦,传输给介质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1、天线反射面板和副反射面相互配合,两次反射使电磁波两次聚焦,对电磁波的捕捉能力变强。
2、结构设计简单,易于加工,结构稳定,避免了现有微波天线中的模式转化器等附属配件,可实现微波天线的小型化,紧凑型设计。
3、高介电常数材料配合纳米涂层的使用,使得谐振腔内光滑,有利于微波在两个谐振腔内的反射,提高了增益效率、口径效率等。
4、本实用新型改进了高功率反射阵微波天线,优化了结构设计和使用新型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功率微波天线抗干扰能力强,功率容量高、体积小、性能优等优点。
5、两次反射使电磁波两次聚焦,对电磁波的捕捉能力变强,特殊的介质块设计和材料使用,抑制了高次干扰,提高了功率容量,增益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昱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昱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2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