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浪型河岸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7334.5 | 申请日: | 202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7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栋;莫建兵;徐骏;冯淑琳;杨宇;秦建平;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2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浪型 河岸 护坡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消浪型河岸护坡,涉及河岸护坡结构领域,其包括护坡本体,所述护坡本体的较低的一侧为水体,所述护坡本体较高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的挡浪墙,所述护坡本体下方为土质堤坡,所述护坡本体表面设置有消浪挡体,所述消浪挡体沿护坡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消浪挡体竖直方向的一端插入设置于土质堤坡内,所述消浪挡体竖直方向的另一端伸出至护坡本体外,所述消浪挡体朝向水体的侧面形成有弧形的消浪面。本申请具有消减护岸周沿水浪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河岸护坡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浪型河岸护坡。
背景技术
历史上,护坡技术的产生源自于人类与水患长期斗争的结果,古代用于抵御洪水的提防常因水流冲刷而溃决,人们便利用木桩、树枝捆扎或沉竹排等原始方式组织河道岸坡坍塌。随着护坡技术的逐步发展,块石垒砌的重力式挡墙再人类早期抵御水患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近代,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极大促进了护坡技术的发展。
相关技术中的,利用混凝土技术制成的河岸护坡一般包括浆砌石护坡、悬臂式挡墙、锚喷支护等形式,这些形式的混凝土式护坡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能,对改善边坡安全、降低水土流失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至今仍在水利、道路、建筑、市政园林及矿山开采领域起到广泛的应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混凝土式的河岸护坡存在以下缺陷,混凝土式的河岸护坡表面一般较为平整,当水位上涨或是风浪较大的情况下,该种护坡对水体几乎不存在抵挡作用,因此为抵御洪涝灾害,一般需要设立较高的护堤,从而导致经济成本和建造难度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混凝土式护坡无法对水浪进行阻挡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消浪型河岸护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消浪型河岸护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消浪型河岸护坡,包括护坡本体,所述护坡本体的较低的一侧为水体,所述护坡本体较高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的挡浪墙,所述护坡本体下方为土质堤坡,所述护坡本体表面设置有消浪挡体,所述消浪挡体沿护坡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消浪挡体竖直方向的一端插入设置于土质堤坡内,所述消浪挡体竖直方向的另一端伸出至护坡本体外,所述消浪挡体朝向水体的侧面形成有弧形的消浪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体中产生水浪并对护坡产生冲击时,水浪冲击到消浪挡体的消浪面上,随后水浪沿着弧形的消浪面向上流动,水浪的动能一部被消浪挡体本身抵消,一部分转化为重力势能,剩余的一部分在水浪与消浪面接触摩擦时被抵消。故消浪挡体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少水浪末端的冲击力,也能有效降低水浪末端的冲击高度。由此,工作人员在设计建造挡浪墙时,使用高度更小的挡浪墙,即可达到和使用普通的混凝土式护坡相似的防浪效果,有效降低了挡浪墙的建造成本和难度。
优选的,所述消浪挡体包括竖直段和位于竖直段竖直方向两端的水平段,所述消浪面位于竖直段和水平段的连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坡本体一般都会设置于河岸的两侧,本申请中的消浪挡体上下对称设置,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浪挡体的安装时只需将消浪挡体翻转即可方便的安装于河岸两侧位置,同时,该种消浪挡体也更加便于工厂进行制造和运输。在进行安装时,水平段和竖直段可以使得消浪挡体和土质堤坡内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有效提高消浪挡块安装后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竖直段和和护坡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混凝土封堵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护坡本体和消浪挡块之间需分步进行安装,这就导致安装完成后护坡本体和消浪挡块的连接处可能存在缝隙,在护岸附近的相对潮湿的环境中,该缝隙处容易导致植物生长,从而导致缝隙的周边产生破损,导致护岸本体整体的强度降低。故在护坡本体和消浪挡块建造完成后,在两者的连接处采用混凝土进行封堵并形成混凝土封堵条,可以对两者之间的缝隙进行有效填充,以减少植物生长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73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安装抗震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肿瘤科用积液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