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安全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7437.1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2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尚慧琳;冯嘉璐;刘海;董章辉;曹金盼;黄嵩;高路凡;刘智群;秦波;蒋慧敏;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黄超宇;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安全 枕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安全枕头,包括上层枕芯、下层枕芯和智能控制装置,上层枕芯和下层枕芯紧密贴合;下层枕芯底部开设一凹槽,用于安置智能控制装置;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安装电路板及设于安装电路板上的电源模块、开关及开关辅助模块、马达模块、感应监测模块、无线连接模块和控制器模块,电源模块用于控制装置的供电和断电;开关及开关辅助模块用于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感应监测模块用于实时收集和监测用户睡眠时的生理指标并发送到控制器模块;马达模块用于模拟自然潮汐的渐强振动频率并当检测到用户呼吸中断时及时唤醒用户;控制器模块用于将用户睡眠时的生理指标与控制器模块中存储的标准睡眠指标进行计算和对比并将结果通过无线连接模块发送至外部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安全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目前市场上做为产品的枕头以及相关专利等,大多仍采用传统的制造工艺和方法提高其舒适性,不足以满足部分用户群体的需求,如呼吸道疾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等在睡眠过程中突然产生呼吸中断、呼吸暂停等问题需要干预。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便是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枕头进行的改进,从而在保障用户舒适感的同时,提出这类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枕头,通过上下双层枕芯的设计,设置感应监测模块和马达模块,对用户睡眠时的生理指标进行收集和监测,并给出建议,通过模拟自然潮汐的渐强振动频率,从而及时唤醒用户。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安全枕头,包括上层枕芯、下层枕芯和智能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上层枕芯和下层枕芯上下紧密贴合;
所述下层枕芯底部开设一凹槽,用于安置所述智能控制装置;
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安装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电路板上的电源模块、开关及开关辅助模块、马达模块、感应监测模块、无线连接模块和控制器模块,其中:
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开关及开关辅助模块电性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开关及开关辅助模块控制所述智能控制装置的供电和断电;
所述开关及开关辅助模块与所述感应监测模块和马达模块电性连接,用于用户手动打开和关闭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或者在感受到压力时所述智能控制装置自动打开或关闭;
所述感应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实时收集和监测用户睡眠时的各项生理指标并发送到所述控制器模块;
所述马达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模拟自然潮汐的渐强振动频率并当检测到用户呼吸中断时将用户及时唤醒;
所述控制器模块与所述无线连接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感应监测模块发送的用户睡眠时的各项生理指标并与所述控制器模块中存储的标准睡眠指标进行计算和对比进而将结果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模块发送至外部智能终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3D网格内衬,所述3D网格内衬平铺在所述智能控制装置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内衬透气孔,所述内衬透气孔均匀设置于所述3D网格内衬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枕芯透气孔,所述枕芯透气孔上下贯穿均匀设置于所述下层枕芯上。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装置还包括电池槽,所述电池槽设置于所述安装电路板的背面,用于容置所述电源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监测模块采用一字排开的若干压力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马达模块采用低微功耗线性振动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7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步梯
- 下一篇:电机或减速器用高速中心轴的支撑结构